【本報綜合報導】今年梅雨季不如預期,大台中地區供水一度拉警報,幸好上周一波較大的梅雨降水,才解危機;而鋒面帶來雨水,有利台電的水力發電。
台電昨天表示,大甲溪水力發電在高油價及節能減碳時代,屬於綠色能源,中部的谷關電廠「復廠」工程已完成,兩部機組商業運轉發電,尖峰時段提供台電系統供電逾十萬發電能力。對台電來說,難得的梅雨,在高油價時代,還能有賺錢的發電。
水利署長陳伸賢表示,這波梅雨雖然雨量零星,但是對中南部供水仍有幫助,特別是目前正是一期稻作收割前的灌溉高峰期。台電大甲溪發電廠長黃萬枝表示,這波梅雨鋒面的降雨可惜大都降在平地,集水區降水較少,否則對大甲溪水力發電的貢獻會更大。
黃萬枝說,多年前因桃芝及後來連續颱風淹水而毀損重建的谷關電廠,目前「復廠」工程(原有四部機組)已完成兩部機組的商業運轉發電,在尖峰時段可以提供十點六四萬的供電能力,本月底希望能再搶完成另一部機的商業運轉發電,屆時尖峰供電就可提高到十五點九六萬。
本來今年的梅雨並不理想,上月中旬水利署中部水資源局還邀集相關單位召開水源緊急調配會議,農業用水打折供水,如果再不降雨,接著就要實施第一階段限水,幸好上周起的這一波梅雨鋒面帶來降雨,化解了限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