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神木都在高海拔,不過南台灣有株十二人才可合抱的茄冬神木,位於中央山脈最南端的高士佛山海拔六百公尺排灣族舊部落,是傳說中的「查次法干舊社」守護神。圖/中央社
【本報台東訊】印象中的神木都是在高海拔山區,不過在南台灣有一株需要十二人才能合抱的千年茄冬神木,位於中央山脈最南端的高士佛山排灣族舊部落,是目前國內已發現長得最大、樹齡最久的茄冬樹之一,更可能是亞洲發現最大的茄冬神木。
這株茄冬神木是在三年前由牡丹鄉排灣族長老古英勇在屏東縣和台東縣交界處、海拔六百公尺所發現。古英勇說,牡丹鄉排灣族傳說「查次法干」舊遺址的祖先來自更高的山區,那裡有一株高大的茄冬樹,於是他克服不詳的詛咒,進入探勘,果然讓他找到了這株神木。
古英勇表示,這株茄冬神木,樹齡一千六百年,樹徑約二十六公尺,樹頭必須十二位以上成人才可以合抱。是目前國內已發現長得最大、樹齡最久的茄冬樹之一,他查過去的文獻紀錄,也有可能是亞洲發現最大的茄冬神木。
古英勇表示,茄冬神木的所在地應該是三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排灣族舊部落,距離神木不遠處,還有一個相當完整的圓形蹲葬石墓。神木就像一位古老的智者守護著森林以及世代排灣族人。
一日前往高士佛山進行探勘的新興國小校長鄭漢文表示,這株茄冬神木有可能是中央山脈最南端的一株神木,不僅是排灣族的「聖木」也是台灣的守護神。
鄭漢文說,前往茄冬神木,單程要二小時,路徑不明,需有響導帶路,沿途還有「查次法干舊社」遺址,可體認三百年前排灣族人在此地的石板屋的採集、狩獵、農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