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暖化 把颱風變強了 |2023.09.04 語音朗讀 5486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颱風海葵來勢洶洶,一名路人下車打開雨傘馬上開花,瞬間淋成落湯雞。圖/法新社首當其衝的台東風強雨大,3日市區1輛17噸重的冷凍貨車被掀翻,街道一片狼藉。圖/中央社颱風海葵昨天在台東登陸。圖為北部宜蘭沿海區域颱風威力強勁,岸邊掀起滔天巨浪,目測至少有5公尺高。圖/法新社 【本報台北訊】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暖化不僅讓東亞颱風愈變愈強,也成為這4年來颱風路徑都繞過台灣直撲日韓、中國大陸城市,讓台灣締造閃過95個颱風的主因:由於氣溫升高,造成颱風生成的緯度有更高趨勢,並朝西北方移動,甚至在登陸台灣前突然改變移動路徑。據英國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日前發布一項研究指出,隨著20世紀地球變暖,每年全球颱風數下降約13%;科學家警告,雖然颱風變少,但全球暖化提高海面溫度,大氣變暖且潮溼,這都是颱風賴以生存的條件,一旦颱風生成,大氣有如大型燃料庫,幫助生成超級強颱,破壞力變得更強。1950年以來 颱風少了23%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以這項報告從東亞地區分析,暖化讓颱風產生4種結果:1.颱風強度在緯度較高的地區達到高峰;2.颱風登陸時威力可能更強;3.颱風撲向中國大陸、南韓及日本的頻率更高,侵襲香港與台灣的頻率更低;4.台灣降雨量減少,導致缺水危機。研究指出,與1850~1900年相比,1900~2012年全球颱風數量減少13%。工業化前時期每年100多個颱風,2012年僅剩下80個。1950年以來,全球氣溫開始明顯上升,颱風數量下降幅度更達到23%。暖化不利於颱風形成的主因,歸咎於大氣環流擾動降低,環流減弱降低了連鎖反應。美國之音(VOA)報導,過去4年來,台灣、菲律賓的颱風數量,皆未達到歷史的平均水準。然而,颱風侵台機率變低,它們的威力卻愈來愈強。研究指出,東亞地區自1977年以來,強颱、超級強颱的數量增加4倍,每年的發生頻率從不足一個到超過4個;這類超級強颱出現的機率,也從約20%躍升至60%。主因是氣候變遷導致海水表面暖化,使颱風吸取更多能量與水氣;大氣溫度每提高1℃,空氣含水量就會增加約7%。東亞及東南亞周邊水域溫度,在1977~2013年就顯著上升,成了滋養颱風的良好條件;反觀太平洋中央的公海,因為升溫幅度小,當地熱帶氣旋的威力跟1970年代後期相差不遠。該研究也估計,與1979~2003年相比,21世紀末(2075~2099 年)登陸東亞、東南亞的熱帶氣旋將增強6%,持續時間會達4.9小時(增加56%),並向內陸深入 92.4公里(增加50%)。結果顯示,熱帶氣旋對亞洲的破壞力將增加近一倍。4、5級颶風 本世紀恐增加1成暖化也造成強力颶風更多、風速更強、雨量更大,連移動速度也變慢,使得停留時間更久,產生更嚴重的損害。美國佛羅里達州8月底遭颶風伊達利亞(Idalia)襲擊,暴雨成災,造成當地洪水氾濫、約26萬人無電可用,美國總統拜登甚至宣布佛州進入緊急狀態。受颶風影響,臨近的喬治亞州及南卡羅萊納州也有約21萬及約1.3萬人斷電。目前地球較前工業時代已升溫1.1℃,若升溫到2℃,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預估,颶風風速會提升10%;強度4級、5級颶風(相當於強颱)的比例,將在本世紀增加1成。 前一篇文章 暖化衝擊 瑞士 99 %滑雪場鬧雪荒 下一篇文章 海葵 打破1472 天無颱風登台紀錄 熱門新聞 01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2【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3【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4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5【文學天地】春花秋月何時了 2025.07.1806穿「樂」時空相遇 台北道場音樂弘法2025.07.1807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8【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9【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10【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川普星際之門計畫卡關 波及 AI 供應鏈手推車教室 點亮貧童未來經濟學人示警 川普產業關稅恐重創台灣世大運中華桌球男團 摘歷史首金修復老電扇 三代回憶續轉動缺陷美感 外星部落3腳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