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四川震災已經過了三周,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在一場希望重建座談會中開示,「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救苦救難的是菩薩」,不要把災難當成絆腳石,而要從中學習讓智慧、慈悲心成長,人類社會才能永遠在希望中。
法鼓山昨天舉辦「安心、安身、安家、安業‧重建希望」座談會,由聖嚴法師與副總統蕭萬長、影星李連杰、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張淑芬,交換最近參與四川震災、緬甸風災的救災經驗。
發起「壹基金」公益組織的影星李連杰指出,自己經歷了南海大海嘯,與死神擦身而過,他要以撿回來的生命投身公益事業,結合各界的善念成為一家人。李連杰也不諱言,捐錢容易,如何善用各界捐出的善款,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卻是這一生最大的包袱。對此張淑芬表示認同,將推動學校重建、孩童照顧的後續工作。
副總統蕭萬長也認為,第一階段救災已告一段落,身體與心理醫療體系的建立,應是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聖嚴法師說,或許災民會問:「我沒做過壞事,到底造了什麼業,才會遇到這種災難?」聖嚴法師開示,業有負面、悲觀,也有正面、樂觀,他這一生也是從許多災難中走來,做過災民,但他感謝這些災難,讓他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