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常碰壁的社會新鮮人,可以尋求職涯探索,找尋適性的工作。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國立大學畢業,罹患罕病的小柏一心想擁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卻屢屢碰壁,曾經一周面試16次被拒16次。57歲的小周曾從事外語翻譯,因藥癮導致他要重返職場充滿困難。經過輔導,他們都選擇先做職涯探索,不設限,盼能開創新的人生。
31歲的小柏是國立大學海洋工程系畢業,畢業後曾認真的投送履歷,希望能獲得和本科關聯的就業機會,但是年復一年,他的工作幾乎都是臨時、短期性。前年曾瘋狂投遞千封履歷,總算在一周內得到16次面試機會,卻也接連被拒絕了16次,等不到任何一家錄用通知。
小柏今天於社福團體的協助下,分享他求職的辛苦歷程,也接受「身心障礙青年職涯探索職場體驗計畫」,希望在不設限的前提下,為自己翻轉生命。他被安排接受手搖飲體驗、賣場清潔、美食街整理、貨物上架補充等。
圖/記者王淑芬
57歲的小周曾是上班族,也有一段時間在家翻譯外文文件,疫情期間接案大受影響,委託案遽減,導致收入不繼。小周也求助協會幫忙,同意參與物流業、餐飲業的體驗,不論是清潔、搬貨或是打雜,他都願嘗試,也希望有機會結交新朋友。
原來,小周曾有藥癮的問題,高雄市毒品防制局鼓勵戒除及輔導。經過協會輔助,他願意重新體驗職場的各種可能,近日也到賣場理貨、搬運。
小周今天受訪坦言有電腦及數位落差的問題,他願意嘗試不同類型工作,讓自己有重生的機會。
米迦勒社福協會執行長時令瑤指出,協助安排不同職場的探索體驗課程,鼓勵更多求職者先做職涯探索體驗,從中找到志趣,將協助媒合更適性的工作。協會也允提供面試應對的方法和儀容建議,協助化解過程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