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繪製地圖 印度漁民對抗工業化入侵

林奕榮 |2023.08.22
599觀看次
字級
在印度南部,手機成為漁民繪製祖傳土地,保護傳統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圖/取自eco-business網站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智慧手機普及的利弊得失引發討論,迄今也尚未獲得結論,但至少在印度南部,手機成為漁民繪製祖傳土地,保護傳統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

印度官方地圖標示了道路、發電站、燈塔,但印度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漁民世世代代用來停泊船隻、整理漁獲以及祈禱、埋葬亡者的特殊地點,並勿出現在地圖上。

普利卡特湖的居民以傳統生活方式維持生計。圖/取自eco-business網站

泰米爾納德邦的普利卡特湖(Pulicat Lake)是印度第二大鹹水潟湖,但正面臨新舊時代交替的衝擊;此區的居民以傳統生活方式維持生計,但在印度迎向高科技未來之際,當局已準備在此區建造發電廠、造船廠。

為了避免工業化進程毀掉了潟湖上的生活,此區的漁民正在學習一項新技能;他們使用智慧手機的應用程式(app),逐步繪製及標記地圖及攸關他們生活的重要地點,例如當地神靈的神殿、晾晒漁網的地區、碼頭等。

當地漁民瑞吉(Bharath S. Raji)世世代代都在普利卡特湖上拖網捕魚維生,他說:「我是個漁夫,根本不懂地圖,但我必須學,這樣我們的生計才不會被政府摧毀。」

瑞吉現在常使用智慧手機,在湖畔、沙灘尋找一些特別的地點;他表示,這些地方在官方最新版地圖上都是一片空白,但對當地社區來說非常重要,包括停放船隻、祭祀等地點。

印度漁民使用智慧手機繪製地圖,阻擋不適當的開發計畫。圖/取自eco-business網站

瑞吉表示:「我們一直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但政府忽略了我們的習俗和生計。」目前,瑞及以及其他漁民夥伴,已經在Google地圖和其他app上標示數百個特殊地點,但這些地點均未成為官方地點中的重要地標,甚至被標示為為荒地;瑞吉擔心,如果這些珍貴的地點地區沒受到當局重視,將在快速工業化的過程被破壞。

為了保護傳統與生計,對抗工業化入侵,當地漁民自行展開調查;他們的行動也獲得官員關注,蒂魯瓦盧爾區(Thiruvallur)漁業事務副主任艾南德(Ajay Anand)說:「主管機關的地圖不夠詳細,引發當地漁民的不滿,我們會核對他們提供的資料,製作更精確的地圖。」

在印度恩諾爾(Ennore)半島周圍的漁村,傳統生活與高科技未來的不和諧場景清晰可見;當地民眾駕駛木船在泥濘的水域中工作,周圍則已出現鍛造廠、火力發電廠、造船廠甚至國家太空站;當地民眾可以近距離目睹火箭搭載衛星升空,但他們必須設法保護此地的水土資源以養活家庭。

印度傳統漁村面臨工業化入侵。圖/取自eco-business網站

一名漁民說:「我每月的收入大約只有250美元(約合新台幣8000元),國家無法讓我感到自豪。」當地的環保活動組織「海岸資源中心」(Coastal Resource Centre)的協調員薩拉瓦南(Saravanan K)說:「邁向工業化及現代化的過程中,漁民失去的生活與生計;我們的土地被剝奪,我的的生計來源,包括河流及海洋,受到工業化汙染。」

環保組織和當地漁民的努力,已開始見效;薩拉瓦南表示,他們引用國家綠色法庭(National Green Tribunal,NGT)限制沿海保護區工業活動的判例,成功阻擋火力發電廠擴建至傳統捕魚地區,也阻擋私人企業接管公共水域的計畫。

泰米爾納德邦的漁民協會主席馬亨德蘭(Durai Mahendran)表示,當地漁民使用智慧手機繪測地圖,為村莊緩解了工業化的衝擊;漁民達亞蘭(Dayalan D.)說:「政府提出修建道路或其他設施的提案時,很容易侵占我們的土地,但有了以地圖形式呈現的正確文件,我們可以證明我們對這片土地的所有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