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號會所《夢廻春閨》 打造三合一跨界表演

曹麗蕙 |2023.08.16
837觀看次
字級
台北藝術節已於本月登場,本周推出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的跨藝術音樂表演《夢廻春閨》。圖/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捌號會所8月18日起一連三天,將在中山堂光復廳,推出《夢廻春閨》,這齣醞釀3年的作品,融合傳統戲曲唱腔、現代音樂演奏,以及當代劇場空間,從現代視角重新詮釋閨怨故事,映照古往今來未曾停止的戰爭,去年於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首演時,獲得如潮好評,並被音樂節藝術總監朴在仟譽為「邀請過最好的台灣節目」。

《夢廻春閨》由導演王嘉明、作曲家陳樂鐸、二胡王維剛、古箏吳妍萱、笛子林小楓、打擊張幼欣,以及知名京腔乾旦兆欣攜手合作,取材民初京劇《春閨夢》。王嘉明表示,《春閨夢》寫於民國初年,時逢軍閥引發的頻繁戰事,「而從三千年前、三國、民國初年直至現代,無情戰火所帶來的影響千古不變,戰爭之下,永遠有在家殷切盼望與苦候丈夫的妻子。」因此他透過古老的《詩經》、民初的《春閨夢》,與現代融合風格的音樂演奏,交織建構一場時空交錯的跨界表演。

王嘉明提及,這次演出地點在中山堂光復廳,從燈光、舞台、人聲到四位演奏者的編曲,形成讓觀眾可以感知整體音樂性的情境。在戲曲的安排上,承襲程派的乾旦兆欣,解構熟悉的京劇原本,再結合《詩經》,親自編腔,與音樂家們一點一滴創建出京腔、音樂、文本、唱作緊密結合的新劇。

捌號會所藝術總監林芳宜表示,《夢廻春閨》的起心動念是找回戲曲的音樂維度,理出古老劇種在當代語境裡的美學路徑,在衛武營和國藝會的研發支持後,曾遇疫情延宕,反而得到充裕的創作發展期,成就這齣前所未見的創作方式、嶄新型態的戲曲音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