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17年石虎現身台南 曾文溪下游捕捉身影 |2023.08.09 語音朗讀 20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農業部今天(9日)表示,繼民國95年於台南白河鹿寮水庫發現石虎後,睽違17年,日前在曾文溪下游流域保育軸帶拍到石虎,再度現蹤台南。示意圖/123RF農業部今天(9日)表示,繼民國95年於台南白河鹿寮水庫發現石虎後,睽違17年,日前在曾文溪下游流域保育軸帶拍到石虎,再度現蹤台南。圖/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提供 【本報台北訊】農業部今天(9日)表示,繼民國95年於台南白河鹿寮水庫發現石虎後,睽違17年,日前在曾文溪下游流域保育軸帶拍到石虎,再度現蹤台南,並且是最南的一次,顯示建置保育軸帶十分重要。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9日)指出,自107年起推動跨部會參與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其中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與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合作,在嘉南地區執行淺山平原野生哺乳類潛在移動廊道調查,日前以紅外線自動相機在曾文溪下游拍到石虎。林業署簡任技正鄭伊娟說,這次發現的地點是曾文溪下游,即是「曾文溪流域保育軸帶」,這不僅是自95年於台南白河鹿寮水庫發現石虎後,再度發現石虎現蹤台南,也是最南端的一次。林業保育署表示,除了石虎,也拍攝到食蟹獴、白鼻心、台灣野兔、環頸雉、竹雞,還有列名瀕臨絕種保育類的草鴞等物種,其中草鴞曾以曾文溪高灘地的草生地作為主要繁殖、棲息區域;這一切調查結果皆證實國土生態綠網保育軸帶的建置,確實有助於野生動物拓展活動範圍。示意圖/123RF林業保育署說明,為推動國土生態綠網,已在全台指認45條區域保育軸帶,這次石虎現蹤的「曾文溪流域保育軸帶」,由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與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共同合作推動,將河川藍帶與周邊綠帶串連成藍綠網絡,保育水系與周邊區域各關注物種。關於石虎的現況,林業保育署指出,台灣以中央脊梁山脈為主的國有森林保護良好,但有6成多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在以私有地為主的國有林區之外,石虎就是其中棲息在淺山、丘陵農林交錯區域的典型里山動物,列名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石虎目前僅在苗栗、台中、南投有穩定族群,新竹、彰化與嘉義近年也僅有零星發現,林業保育署強調,在台南出現別有意義。 前一篇文章 黃金獵犬的報恩 受困救出後緊抱消防員 下一篇文章 鰲鼓溼地盛夏仍有黑面琵鷺滯留 鳥友振奮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3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4【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5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6【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7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2025.08.1108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9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10國際青年聚佛光山 行佛落實三好2025.08.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奇特而神祕的白化動物大自然清潔隊 維護地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