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心
疫情遠離,「報復性」旅遊、消費、用餐紛紛出籠,連我這個深居簡出的人也收到好幾攤的邀約。
不知道是大家都壓抑太久,還是怎麼了,疫情這幾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許變化,不論是自身、家庭、工作或愛情,好的壞的都有,好像大家都變成有故事的人。
我看著口袋約吃飯的名單,感覺都是奔著我來訴說心事的,我大齡微老,時間比較自由,似乎很適合聽他們傾訴。
故事有人講,就該有人聽,能聽懂,甚至還可以透過文字書寫出來,讓它更完整具體,若分享出去,還會引起共鳴。
曾經我只是純粹的傾聽者,當下常常被這些故事給感動了,忍不住就想提起筆記錄下來。有時候我以為自己只是對方情緒宣洩的出口,偶爾我也會分享自己故事的曾經,才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也被療癒了。吃一頓飯,傾吐完心事,或許也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大家要的只是一個抒發的管道,但我卻收穫滿滿︱︱捕捉到許多精彩動人的故事。
這讓我想起新生代暢銷作家張西小姐的「故事貿易公司」,因為想書寫別人的故事,她開始了「用一個故事,換一份甜點」的計畫。張西小姐約陌生人見面,用一份甜點的時間和這些萍水相逢的人們「貿易」他們的故事……
所以,我正在思索著最近陸續和這些熟悉的人聚餐,是不是也該付錢請他們吃飯?讓我用一頓飯跟你換一個故事吧!因為最真實動人的故事終究會被我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