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exels
文/妙書法師
以前有一個波羅奈國,國王名叫波耶,仁政愛民,國無暴民,路不拾遺,獄中無囚,人民富樂安康,龍天護佑,無災無殃,國家繁榮富強。
波耶王每天布施,所求者都能如願。鄰國國王聽聞波羅奈國豐足,人民熾盛,對群臣說:「波羅奈國國富民豐,我想要侵略占據。」群臣迎合附議說:「王必如願。」於是鄰王發兵前往波羅奈國。
波羅奈國聽聞鄰國發兵前來,臣民都誓願保家衛國。然而波耶王心中慘然,想:「為了我一個人,要犧牲百千人民,這是我所不樂見。人的一生,只有一張嘴,所食有限,只有一個身體,穿衣有限,有什麼可爭的呢?我不能枉顧上蒼愛民潤生之德,而作豺狼殺生殘虐之行?我寧可失去生命,也不能拋棄愛民濟物仁德之心。」於是權宜對群臣說:「大家先退朝,明天再議。」入夜後,波耶王獨自出城,遠走入山。於是鄰王不費一兵一卒,輕易攻占波羅奈國,並發出懸賞要取波耶王的人頭。
這一天,波耶王坐在樹下歇息,遇到一位年老梵志。老梵志問:「請問波羅奈國國王是否政躬康泰,起居萬福?」
波耶王回答:「國王已經命終了。」老梵志聽完,垂首頓足,大哭不已。
波耶王問:「你為何如此悲傷難過?」
老梵志回答:「我近薄暮,聽聞波耶王普施恩澤,有昊天之德,因此千里奔波,前來投靠。如今國王已死,我將孤老無依啊!」
波耶王心生悲憫,說:「我就是波耶王,因為鄰國國王聽聞我的國家富足豐熟,人民熾盛,珍寶無量,於是興兵侵略,我為了不傷害子民,因此出走。國王下令,凡得到我的人頭,賞男女婢使千人、馬千匹、牛千頭、金銀各千斤。今天你可以拿我的頭顱、頭冠、佩劍去領取賞賜,賴以為生。」
老梵志說:「這種違逆天理的事,我寧死不為。」
波耶王對老梵志說:「我以王之名,今天將人頭惠施給你,賜你無罪。」之後起身向十方禮拜,發誓說:「以天地為證,我當救濟天下眾生於危難之中,離邪歸命三寶,今天為拔除你的窮困,你沒有罪過。」說完自刎而死。
老梵志拿著波耶王的頭顱、頭冠、佩劍到鄰國國王與波耶王舊臣屬面前。
國王問舊臣屬:「波耶王力可擋千人,怎麼就輕易被這凡夫所殺呢?」所有舊臣看見波耶王的人頭,悲慟無法言語。國王又問老梵志,老梵志具實以報。國中億萬人民聽聞波耶王已死,嚎啕大哭,全國上下無不悲傷痛惜。
國王聽完老梵志事情的經過,仰天長歎,說:「我真是逆天行道啊,殘害天地之仁子。」於是取回仁王波耶的尸身,用金箔連合頭顱,將金身安坐於大殿之上三十二年,行天子之禮,之後繼立其子為王。
仁王當時命終之時,即生天上。
佛陀告訴比丘們:「當時的仁王波耶就是我,鄰國國王就是目連,國中群臣就是現在的諸比丘。」
──節譯自《六度集經卷
‧波耶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