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雄與胡錦濤握手,是兩岸執政黨現任主席近六十年來的首次接觸,象徵台海風雲業已雨過天青,海基海協兩會復談可期。
身為台灣執政黨主席的吳伯雄,謹守分際,為兩岸復談扮演開路先鋒角色,所謂成功不必在我,吳伯雄在吳胡會營造良好氛圍後,將把棒子交給獲得政府授權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大陸海協會協商,盡快落實馬政府的陸客來台、包機直航兩項重要大陸政策。
觀察吳胡會,兩人用「中華民族」情感癒合兩岸傷口,對台灣民眾援助四川大地震的出錢出力,胡錦濤感受到「天災無情、人有情」,吳伯雄則凸顯「一方有難、八方支持」,他進而表示,兩岸誰都不能保證沒有天災,但可以保證兩岸永遠沒有戰爭,間接呼應胡錦濤提出兩岸和平發展的倡議。
備受關注的馬政府兩項大陸政策能否如期兌現,取決於海基海協兩會復談,這方面並未在吳胡會上披露,畢竟協商需要政府授權,吳伯雄沒有僭越身分,僅表達對兩會復談審慎樂觀,但強調應該很快。由吳伯雄在會後記者會上笑容滿面來看,此次北京行實應取得了具體收穫。
在國際空間方面,吳伯雄面告胡錦濤,台灣需要安全、尊嚴、國際空間,他強調,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據吳轉述,胡錦濤對此表示了解。北京接收到馬政府第一手明確的訊息,吳胡會後,北京應在台灣國際空間釋出善意,例如不宜全然封殺台灣進入攸關人民健康、醫衛的世衛組織。
歷經四月蕭胡會、五月吳胡會兩次另類兩岸高峰會,加上國共平台運作,台北│北京溝通管道已趨順暢,雙方主政者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應能準確掌握訊息,不致重蹈昔日互信脆弱,出現情勢誤判的覆轍。
馬政府的大陸政策執行單位,總統府國安會擬訂大陸政策戰略原則、行政院陸委會督導大陸工作實務、白手套海基會負責兩會協商。吳胡會面之後,從負責一線談判的海基會,到官方的陸委員、國安會,均已蓄勢待發,現就等兩岸重啟協商日子到來。
韓劍華(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