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再增14件一般古物 戰俘碑、孔廟文物、媽祖像皆通過 |2023.08.03 語音朗讀 16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北孔廟「有教無類」匾。圖/台北文獻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文獻館日前召開古物審議會,公告指定14案14件文物為台北市古物類文化資產,包含備受關注的戰俘墓碑、台北孔廟「有教無類」匾、「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牌、創建台北孔子廟碑以及艋舺啟天宮鎮殿軟身媽祖神像等,經審議通過指定為一般古物,公告後台北市指定一般古物累積至233案863件。戰俘墓碑。圖/台北文獻館提供戰俘墓碑2022年4月在信義區福德街道路工程範圍邊坡墓地裡發現,後由工務局新工處依法提出文資審議申請,經古物審議委員與專家學者實勘、審議,表決以出席委員全票通過指定戰俘墓碑為一般古物。審議會指出,過去所知戰俘墓碑多為簡陋木造,銘文資訊有限,本件戰俘墓碑為水泥製成,上頭除了戰俘姓名、軍隊編號、軍銜、死亡日期,還刻有日軍總部所分配的戰俘號碼、該名戰俘曾隸屬的兵團及其信仰教派等資料,誠屬罕見,呈現具體而微的二戰歷史,反映戰俘在戰爭結束時的身分轉折,可以作為台灣歷史特殊戰爭經驗的見證。台北孔廟「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牌。圖/台北文獻館提供此外,台北孔廟本次指定一般古物「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牌,最早可見於1931年「台日畫報」刊載照片,牌位文字原為「至聖先師孔子神位」,戰後因應官方祭孔尊稱才修改,木牌上方之龕首與兩側龕壁飾以多層鏤空技法雕成的九隻龍紋,紋飾布局繁密、雕工細緻精湛,基座配置圍欄,藝術表現突出。「有教無類」匾1950年台北孔廟重建完成擴大舉行祭孔大典時,由總統蔣中正頒贈匾,匾額中央與同年頒予台南孔廟有教無類匾皆刻有國璽「榮典之璽」印文,反映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對儒家思想教化之傳承與重視。台北孔廟「創建台北孔子廟碑」。圖/台北文獻館提供「創建台北孔子廟碑」則是1959年設立,碑文紀錄台北孔廟從清末至民國48年變遷發展,各項人、事、時、地、物紀載完備,能反映地方重要人物與史事淵源。艋舺啟天宮媽祖又稱「料館媽祖」,見證艋舺曾作為北台灣軍工木料、樟腦出入港之重要歷史意義,本次指定艋舺啟天宮鎮殿軟身媽祖神像,具有清末至日治時期工藝特徵,啟天宮的開設亦反映當地政經、社會與文化變遷。審議會本次還有通過指定私人收藏文物9案9件,包含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文物及清末福州匾額,表現明清牙雕工藝與清末福州木匾雕工漆藝特色,公告後,台北市指定一般古物累積至233案863件。 前一篇文章 故宮摔破碗事件後 文化部修訂古物損壞緊急通報機制 下一篇文章 熱蘭遮博物館展出地圖動畫 呈現台南滄海成桑田歷程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8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9【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