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 最快明年Q2上路

 |2023.07.30
61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癌症標靶藥物價格昂貴,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能協助找出患者基因突變位點,提高投藥效果。但健保僅給付藥品,並未配套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查,患者得自費約10多萬,才能幫助自己不要走冤枉路,不少病友團體及醫學界專家詬病。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昨天表示,最快明年第2季次世代基因定序將納入健保,給付方案最快今年底提出。

癌症連續41年位居國人死因首位,2022年因癌症死亡人數有5萬1927人,平均每10分7秒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

醫學界積極找尋治療癌症方式,近年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是最常見的癌症治療利器,但這些療法價格不菲,若要提升投藥效率,得先透過基因檢測,找到藥物對應的基因突變位點。

要價不菲 1次檢測10多萬

目前健保給付的基因檢測多屬於「單一基因檢測」,每做一個基因給付一次,以肺癌為例,已知就有7種基因突變,如EGFR、ALK、KRAS等,每種基因突變對應藥物不盡相同,有專家倡議,健保應給付一次可檢測50~60個基因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早點抓出標的,早點投藥。

但次世代基因定序價格不菲,一次要價約10多萬,目前已知基因突變且有對應藥物的癌種,是位居我國10大癌症第2名的肺癌,例如:一顆要價8000元,每月治療費高達15萬的肺癌標靶藥「泰格莎」,對應的基因就是EGFR,台灣肺腺癌患者大多是該基因突變,藥價高又要給付基因檢查費用,讓財務緊繃健保署將其納保有所疑慮。

石崇良昨宣布,次世代基因定序最快明年第2季納入健保,從新藥新科技的總額中支出,至於適用哪些癌種以及給付金額,將與專家小組討論,年底前會有進一步規畫。

石崇良表示,癌藥發展愈來愈多,有更多藥物需要搭配基因定序,以往健保給付的基因檢查都僅有單一位點,次世代基因定序可採多位點檢測,特別是肺癌、乳癌已知引發疾病的基因相較於其他癌種多,已研發出的癌藥也多,將是優先考慮納給付的癌種。



解密次世代基因定序(NGS)

找尋基因與疾病關係,醫學界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DNA定序,找出基因組合及基因的編碼蛋白質

第一代基因定序

採取「定量」解析,一次僅能針對少量DNA編碼

第二代基因定序(即次世代基因定序)

採「通量」解析,基本款可解碼50~60個基因,最多一次可解324個基因,一次要價約10~12萬元

找出突變基因後,可對應治療藥物,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