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產生是因為物體的振動或摩擦的結果,人和多數動物是通過呼出的氣流振動聲帶而發音,以下試舉數例說明。
雄蛙的鳴聲,是呼出的氣流振動口腔深處喉門內的兩個聲帶而產生的。
雄蛙口角的兩旁各有一個鳴囊,鳴囊對聲帶發出的聲音有共鳴作用,因此雄蛙的鳴聲很嘹亮。
蟬只有雄性能鳴。
雄蟬的第一腹節兩側,有一對發音器官,它由發音膜、發音筋、共鳴器組成。神經支配發音筋收縮而牽引發音膜振動,再經由共鳴器共鳴,便發出強大的蟬音。所以,如果把發音膜弄破,雄蟬就發不出聲音了。
蝗蟲的鳴聲,則是靠著腿節內側,以及前翅縱脈相摩擦而產生的。
有些昆蟲的鳴聲,卻僅由翅的振動而不是摩擦產生的。科學家們測出,蜜蜂翅振動頻率為每秒四十四次,蒼蠅每秒三百三十五次。
叫姑魚、黃花魚是通過鰾來發聲。
當腹腔兩側鼓肌收縮,壓迫鰾壁,使鰾共振而發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