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亞洲開發銀行19日發表最新展望,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調降為1.5%,中經院20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由於全球商品貿易因需求走緩、美中兩大陣營對抗、庫存調節延宕,以外貿為導向國家皆因進出口大幅下墜,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中經院預估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60%,較上次預測值2.01%大幅下修0.41個百分點,保2落空。不過隨著庫存去化告一段落、人工智慧(AI)題材爆發,可望為後續出口迎來曙光。
中經院表示,全球經濟下行,加上地緣政治仍陷僵局,國際商品貿易持續低迷,外貿導向成長經濟體之挑戰嚴峻,商品貿易衰退則是此次下調主因。
中經院指出,雖然美歐經濟因內需成長展現韌性,2023上半年成長表現較預期為佳,主要機構微幅上修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但全球商品貿易需求走緩,庫存調節延宕等愈顯疲弱,造成外貿導向成長類型經濟體,包括如南韓、新加坡及台灣等多因外貿大幅下墜致成長表現不如預期。
相對下,內需之民間消費,因後疫時期解禁與報復性需求,致使2023年成長模式呈現內溫外冷情形;國內需求貢獻2.53個百分點,以消費為主力支撐,在股價指數走升、股市交易熱絡之財富效果、證交稅、手續費增加挹注其他類消費,加上後疫時期之觀光旅遊休閒遊憩活絡、勞動市場穩健改善,以及政策效果等帶動下,民間消費年增率5.56%、貢獻2.49個百分點。
景氣呈現內溫外冷
中經院預估2023年各季經濟成長走勢、逐季攀升,年增率分別為-2.87%、0.48%、2.41%、6.11%。成長模式呈現內溫外冷情形。國內需求與國外淨需求貢獻各為2.53、-0.93個百分點。
整體物價增勢和緩
至於通膨走勢,由於全球成長下行、需求減緩,不再推升通膨壓力。在輸入性通膨趨緩、物資供需失衡情形改善,以及基期因素考量下,整體物價增勢和緩,預估國內2023年PPI年增率約-1.31%;而CPI年增率約2.10%,雖略高於2.0%,但較2022年之預估值2.95%,下降0.85個百分點。
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儘管下修全年預測,國內經濟逐季好轉,第4季經濟成長率將達6.11%,主因庫存去化將告一段落,加上人工智慧(AI)商機將在今年底、明年初有爆發性成長,台灣可望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