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務充實人生 用關懷傳達溫情

 |2008.05.27
67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淨意高雄報導】佛光山慈悲基金會二十四、二十五日在高雄縣老人公寓(崧鶴樓)舉辦志願服務基礎教育訓練,近七十志願服務工作者共聚一堂,聆聽學習志願服務倫理、法規、發展趨勢、內涵,及自我了解與自我肯定等課程。

服務他人必須先從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出發,義工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座溝通與希望的橋梁,貫穿受助者與服務單位之間的聯繫,作為雙方責任關係、情感信任的潤滑劑;在義工「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服務生涯中,當遭遇困難、委屈之時,要如何走過瓶頸?在慈悲基金會機構探訪組服務十年的蔡麗敏隊長打了一個有趣的比喻:「既然發心當義工,碰上不愉快的事時,要讓自己成為焚化爐,不要變成福德坑!」督導施淑華則提醒:「要有信仰的內涵,遇到人事轉折衝突的時候,較能善解釋懷,義工之路也才能夠走得長遠。」

受邀前來為義工菩薩講課的永文法師,直接以佛法的觀點,講述「五蘊」色、受、想、行、識,讓大家了解自己的身體、意念、行為等是如何變化、造作;以「石頭頂的紅花」這首歌詞的意涵勉勵每一位參與者,在這條「榮耀與孤寂並存」的路上,盡自己的能力、發揮特質,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堅硬枯冷的環境中,綻放出生命獨特的丰姿。

多年來,一直在監獄輔導工作中默默付出的廖麗惠、薄培琦老師,則理性分析與分享監獄教化點滴,無論是妻離子散的戒毒者,或是少觀所隔代教養的孩子,末了一句:「好好一起喝杯茶,陪這些人走一段人生。」幾許關懷,已盡在不言中。

義工工作是以專業、體能、經驗、勞力、技術、時間、精神貢獻給社會,沒有酬勞,甚至還會自動付出金錢物資完成服務。然而「一個人真正的財富,是他在世界上做的善事。」穆罕默德這句流傳於世的箴言,無形中已道出在社會上各角落、各領域從事志願服務工作者的人生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