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酷暑下工作 專家籲躲開太陽

 |2023.07.15
1689觀看次
字級
農民表示,天氣熱盡可能調整採收時間,或避開上午9時到下午3時的區間工作。圖為台東地區茶農頂著炙熱太陽工作。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嘉義民雄一名39歲青農,高溫在田間工作,疑高溫引起心臟不適猝死,引發討論;有農民表示,天氣熱有些作物可以調整採收時間,盡可能半夜就下田,或避開上午9時到下午3時的區間工作,多補充水分,避免意外發生。

雲林前清農聯誼會會長陳鳳義表示,一般來說,這樣的天氣僅能早點上工,或晚一點工作,比如短期葉菜類收菜清晨4點就開始作業,收到早上9點收工,冬天天冷就往後移1小時開工、晚1小時收工,避開最熱的時候,露天的田有的會拉黑網擋太陽,也會盡量幫工人準備水、飲料預防至中暑;千歲團的阿姨們通常都從頭包到腳防晒,但傳統這樣包也真的很熱。

陳鳳義表示,能早休息就早點休息,或盡量早點開工,短期葉菜類的採收比較難機械化,且天氣只會愈來愈熱,農民要自我調節;也有人在溫室裡作業,但溫室只會更熱,能拉黑網的、或者作如加油站般的噴霧降溫也是辦法,即使內部遮陰也是必須的,但有些地方就不合適。

有農業界人士表示,現在有很多科技降溫方式,比如溫室循環風扇可降溫4到5度,也有隔熱漆可使用,農機展也有日益先進、帶有風扇的衣服,可讓農業工作者上工時舒服些,現在很多大型農機,裡面都有冷氣,並非想像中在酷暑下工作。

圖/中央社

菜農林佳新表示,在戶外工作的農、勞工朋友其實很無奈,這是工作環境的關係,比如採收大宗蔬菜高麗菜、大白菜等,工人凌晨2點就要帶著頭燈摸黑工作,盡量在上午6、7點完成採收,就算冬天冷得要命也是這樣。

若施肥噴藥、要依照排程,也沒辦法說夜裡施作,但就是盡量避開上午9時到下午3時、最熱的區間,大太陽下一般有海灘式大陽傘跟隨,但其他時就只能盡量多補充水分、適時調節體力;他也曾有因血糖低昏倒在田裡、幸運被工人發現救回的經驗,呼籲農民,「不要勉強、不要硬撐,要多注意個人安全」。

林佳新說,溫室栽培在這時節更熱,若未開窗散熱,溫室內可達50度,一般時候也有40多度,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可能被熱昏,要靠什麼方式降溫,實務上有困難,有人用噴霧,但工作不方便,只能靠自己警惕,多補充水分,避免憾事發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