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睿恩
台南市復興國中三年級
「能者」常常與「多勞」綁在一起,大多數的人認為「能者」應該為社會做出貢獻,卻沒有思考「非能者」也能做事啊!因此,我對於「能者多勞」的說法與觀念非常不以為然。
我的成績不錯,也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比賽,常為學校爭光。隨著年紀增長,我開始感到疑惑,為什麼我必須參加沒有興趣的比賽,即使能輕易取得好成績。如果想要拒絕參賽,師長就會以「學校沒有比你更好的人選」說服我。小時候,聽到這樣的話會覺得有些驕傲,但現在的我開始苦惱,「我得花時間準備自己沒有興趣的比賽」,我心裡這樣埋怨著。升上國中後,一樣的情況持續進行,我還是會被說服參加比賽,但和以前不同的是,我會開始反問:「學校這麼多人,應該還有同學可以勝任吧?」
很多時候,團體中有人不做任何事也能一同沾光,就像大家同吃一鍋飯,但其中一定會出現偷懶的人,如果今天「能者」放棄努力,沒有人願意「煮飯」,是不是等著「坐吃山空」就好了呢?同理,不管是在學校或是職場,誰說能者就該多勞,相同的待遇,該付出的心力就該一樣!
人生而平等,大家都有聰明的頭腦與發達的四肢,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是可以「能者」。社會要進步,不能只靠能者多勞,大家都該盡自己的力量,才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