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奇遇 目睹極罕見2米地震魚

 |2023.06.30
1977觀看次
字級
潛水教練汪承儒拍到難得一見活生生的石川氏粗鰭魚,跟皇帶魚一樣俗稱「地震魚」。圖/東北角海王子汪承儒提供

【本報新北訊】東北角海域海底生態豐富,近日讓潛友大驚奇,因為有潛水教練拍到難得一見活生生的石川氏粗鰭魚,跟皇帶魚一樣俗稱「地震魚」。國立海科館陳麗淑博士說,能拍到活體真的珍貴罕見,網路上查到目前韓國、日本海域也拍到過,但台灣這隻最大,牠身上有兩個洞,研判是達摩鯊咬的。

海科館說,地震魚是深海魚,主特徵為身體扁平延長而呈帶狀,通常都是擱淺死亡時被發現,也常被認為出現可能和地震有關,很少有在海裡悠遊的影像被拍到,這影片相當的珍貴。東北角海域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這次潛友除拍到地震魚,還有海龜、燕魟等都相當珍貴。

拍到畫面的潛水教練汪承儒說,當時他們潛水是出去看沉船,在淺灘時他遠遠看到一隻很大的魚,一開始以為是大的白帶魚,因為一樣是直直的在游,等到靠近時才猛然大驚「好大的一隻地震魚,大家都很開心,看到活生生的地震魚」。

圖/東北角海王子汪承儒提供

汪承儒表示,他潛水十多年,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目睹過,目測約兩公尺長,相遇的時間約有10分鐘,以前只見過照片,他認為可能是被鯊魚咬了之後受傷,有可能想到岸邊產卵。

汪承儒說,東北魚海域海底下的生態一直都很豐富,因為保育及漁民少了流刺網,現在魚群增加很多,生態愈來愈好。

國立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說,潛友拍到的是石川氏粗鰭魚,可生活在海底1200公尺深的地方,屬深海魚。因為深海魚要看到活體非常不容易,潛友拍到的地方,是在岸潛出去,在近岸不遠處就拍到,真的是非常難得。

陳麗淑表示,根據目前在網路上看到的資料,韓國、日本海域都有拍到過,但韓日拍的都是比較小的,基隆拍到這隻應是最大的。牠身上還有兩個洞,研判是達摩鯊咬的洞。

陳麗淑說,海科館也有收藏石川氏粗鰭魚這種魚的標本,要看到活體相當困難,這次潛友拍的影片非常珍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