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禁一次性塑膠 新法能否落實堪慮

 |2023.06.27
683觀看次
字級
斯里蘭卡即將公布的汙染法,將禁止販售塑膠餐具、塑膠杯、塑膠吸管和塑膠花等一次性塑膠製品。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斯里蘭卡大象和牛隻把塑膠吃下肚的畫面揪心,促成更嚴厲汙染法的誕生,但環保人士警告,過去類似禁令屢遭漠視,新法能否落實還有待觀察。

法新社報導,過去10年間,斯里蘭卡估計有20頭大象和不計其數的野生動物因一次性塑膠製品死亡,現在官員表示,1條禁止多種塑膠製品的法律預定數周內生效。

塑膠袋、塑膠瓶、塑膠包裝堵塞排水溝,引發都市水災,積水生蚊子,導致蚊子傳播、可能致命的登革熱激增。

斯里蘭卡環保官員賈辛赫(Anil Jasinghe)告訴法新社:「我們希望創造負責任使用塑膠的意識。」

賈辛赫說,即將公布的規範將禁止販售塑膠餐具、塑膠杯、塑膠吸管和塑膠花等一次性塑膠製品。

圖/法新社

這並非斯里蘭卡第1次試著對抗塑膠問題,賈辛赫坦承落實有其難度,像是2006年禁止超薄塑膠袋和保鮮膜的禁令,就被製造商公然蔑視。

賈辛赫說:「當然我們有時會突襲檢查,但突襲沒辦法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具備環保素養,讓生產線轉為更好、更環保的生產方式。」

2017年,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1處垃圾山崩塌,造成30多人死亡,數以百計民宅受損;垃圾場後來關閉。

不久後,斯里蘭卡禁用塑膠購物袋,但這項規定同樣沒有嚴格實施。

聯合國表示,斯里蘭卡使用的塑膠製品只有3%回收,還不到全球平均值7.2%的一半。

斯里蘭卡環境正義中心(Centre for EnvironmentalJustice)2020年研究顯示,塑膠袋、保鮮膜、吸管等一次性塑膠製品,占都市垃圾的近1成5。

圖/法新社

這個有2200萬人口的南亞國家每年製造150多萬公噸的塑膠垃圾,其中一半最後流向運河、河川,最後流入印度洋。

環保人士表示,清理塑膠、停止製造更多塑膠,對健康也有好處。

根據國立登革熱防治中心(National Dengue ControlUnit),丟棄塑膠容器的地方,登革熱也會激增,登革熱擴散和塑膠垃圾之間有極大關聯。

無論目標是提升健康或是減少汙染,反塑膠環保人士表示,持續落實依舊是關鍵。

環保組織ZeroPlastic Movement創辦人戴席瓦(Nishshanka de Silva)表示:「此舉立意良善,但我擔心他們能不能真正採取行動,真正落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