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機車禮讓行人 回歸現行3公尺標準

 |2023.06.27
62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扭轉行人地獄惡名,30日修法上路,加重汽機車駕駛人不禮讓行人罰則,最高可罰6000元。警政署日前公布「不論行人遠近一律停讓」為執法原則,遭批矯枉過正,交通部緊急喊停,昨重新討論結果出爐,據悉,會中認為罰金既已提高,憂若調整執法標準,反而節外生枝,決議維持現行辦法,車輛與行人間隔約3公尺須停讓。

對於決策重返原規,截止昨晚截稿前,交通部均未對外回應。

交通部推動修法提高未停讓行人罰鍰,立法院4月三讀修正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車輛未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罰鍰,從3600元提高至6000元,違者還要記交通違規點數3點,並接受3小時道安講習。

配合新法6月30日上路,警政署6月21日公布配合執法原則,行人只要踏上斑馬線,不論遠近,車輛都須停讓;標準一出引發反彈,質疑行人地獄恐成行車地獄,交通部長王國材隔日一早喊卡,表示26日再討論執法原則。

昨日會議由交通部路政司長林福山主持,警政署、學者專家約30餘人與會;會中達成共識認為,原來車輛與行人間隔約3公尺停讓標準,行之有年,執法沒大問題,沒有理由非得調整,且不禮讓的罰則已加重,決議延續既有規範。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指出,日前未提出理論依據,亦未善盡對外溝通,貿然下了「斑馬線上有行人不論距離都要讓」決定,先回歸維持現行標準,不盡然是壞事;他強調,改善交通首重工程,優先盤點行穿線退縮、行人專用時相、行人早開時相,有理想的交通工程環境,才能有所本宣導教育。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陳宏益表示,據他了解,不論行人遠近駕駛都須停讓的規定,掀起前線執法基層警力反彈,認為執法大不易,不但可能開單開到手軟,甚至造成交通阻塞;他認為,台灣道路設計配置,仍停留在車本交通思惟,行穿線退縮、行人庇護島等都還沒完善,想仰賴執法手段翻轉成「行人至上」,恐是徒勞無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