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通膨依然居高不下,全球各大央行對抗通膨之戰正進入「痛苦」的新階段。經濟學者警告,要達成通膨率降至2%目標的代價將是經濟衰退。全球投資人也意識到主要央行短期不會有寬鬆政策,衰退憂慮升高,國際股市與油價23日都下挫。
通膨難降 美歐暗示再升息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大部分國家整體通膨率從2022年秋季開始大幅下降,但核心通膨率仍位於或接近多年來高點,令各界擔憂央行將難以在不致陷入衰退又達成降低通膨的目標。
英國問題顯得尤其嚴峻,由於5月英國核心通膨率衝到7.1%,央行22日一舉升息2碼,市場甚至押注英國利率將升到6.25%,為1998年來最高。
美國4月個人消費支出(PCE)核心平減指數年升5.3%,歐元區核心通膨率也黏著在5%附近,因此美、歐央行都強調通膨並未被擊敗,並暗示將進一步升息。目前市場預期美國2023年利率頂峰為5.25%至5.5%,投資人並預期歐洲央行(ECB)將於7月及9月各升息一碼。
法國巴黎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者李嘉唐納表示,「通膨要再次大幅下降,將更加困難,需要承受更多痛苦,包括下半年可能出現經濟衰退」。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者史洛克指出,「使通膨降到2%的唯一方法,就是壓縮需求,並使經濟活動大幅減緩」。
基於衰退疑慮加劇,全球股票基金在21日止當周淨流出151.2億美元,行情陷入盤整,全球股市23日盤中走低,美股道瓊工業指數早盤跌約100點。
日本5月CPI漲幅 大於預期
亞洲方面,日本5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超過經濟學家預期,彭博資訊分析,這一結果引發市場猜測,日本央行7月將上調通膨預測,甚至調整刺激政策。
日本政府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5月不含生鮮食品的核心CPI較去年同期上漲3.2%,雖低於4月的3.4%年增率,但漲幅高於經濟學家預測的3.1%。
另一項不計生鮮食品,也不計能源燃料的所謂「core-core」雙核心CPI,一直是日本央行密切留意的數據。這個關鍵指標呈現國內需求驅動物價的趨勢,5月增幅4.3%,高於4月的4.1%,顯示物價有上漲的動能,而且是1981年6月以來的最大增幅。
經濟分析師認為,日本央行可能在7月上調每季發布一次的通膨預測。
葉倫呼籲 美中合作應對挑戰
由法國主辦、為期兩日的巴黎「新全球金融協定」峰會23日落幕,與會的美國財長葉倫表示,美方希望與中國大陸合作以應對緊迫的全球挑戰。
據美國財政部發布的致詞稿,葉倫表示,從這次峰會可以看出,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確保建設一個更加繁榮、健康和宜居的地球。大家都有對於多邊主義的政治意願與承諾,並願將意圖轉化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