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行人化他的方法,已說明修止的四種層次,今再介紹化他修觀的四種方法。
5.喜歡廳聞佛法的人,以種種因緣譬喻,廣為讚嘆觀法的殊勝,令他知道般若實相的真偽,而遠離各種過失,是名隨樂欲以觀安心。
6.以種種善巧便及種種因緣譬喻,廣為讚嘆觀法的殊勝,作為開發智慧的基本方法,名隨便宜以觀安心。
7.以種種因緣譬喻,廣為讚嘆觀法的殊勝,以破除種的煩惱,是名隨對治以觀安心。
8.以種種因緣譬喻,廣為讚嘆觀法殊勝,令得開悟,是名第一義以觀安心。
法行人根性化導眾生方法,亦有八項:
1.廣為讚嘆修止功德,令他思惟真理實相,是名隨樂欲以止安心。
2.說止令他生起佛法善根,是名隨便宜以止安心。
3.散亂心及昏沉不止,應當為他說修止有大功德,則能去除閽障,是名為隨對治以止安心。
4.為行人說:無能止的心及所止的境,令悟入實相,是名第一義以止安心。
5.若說修止,不是其興趣所在,當為他說修觀,是名隨樂欲以觀安心。
6.令行人修觀,而生起信、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等功德,是名隨便宜以觀安心。
7.令行人修觀,以破除黑闇、觀照真理,是名隨對治以觀安心。
8.令行人勤修觀法,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名第一義以觀安心。
眾生根性不定,可由法行人轉為信行人,亦可由信行人轉為法行人,但皆可以止觀化他,進入解脫門。
有一種禪師,專門為人廣說修止功德,不許修觀;也有禪師廣說觀殊勝,不許修止。兩種禪師,各隨所修利益,教導別人。修學的人,因根性不同,應善知止與觀的修法與對治,以免有所偏差。
隨根機及隨對治病情,勤修止觀中,亦可應用空觀、假觀、中道觀,或一心三觀來修習。
故,善巧安心中,從信行人與法行人的四番說止與四番說觀,到根機的互轉,從自行安心、化他安心中,修學三觀或一心三觀,其法門無限無量,行人當可自行抉擇。
(善巧安心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