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赴議會專案報告,北市府推動五年期人本交通政策,包括機車退出人行道2.0、人行道設機車彎等。對於機車退出人行道,台中、高雄市已陸續推行,新北、桃園認為交通環境不同,態度保留,台南市也說要因地制宜。
為洗脫行人地獄惡名,北市府成立府級「行人安全友善計畫」,將盤點全市四十五所醫院、二百八十五所學校、三十四條主次要幹道,訂定人本理念道路計畫,研訂十項政策及三十四項工作項目。蔣萬安說,過去以車為本的道路規畫觀念要翻轉。
主要幹道優先 舊路寬道不足
北市府規畫人行道取消機慢車停放區、設置機車彎,並在紅黃線增設機車格、夜汽機車共用等,今年先完成五條主要幹道,包括中山南北路、仁愛路三四段、民權東西路、敦化南路與羅斯福路一段至六段,預計二○二七年完成三十四條主次要幹道。
對於北市做法,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指出,機車退出騎樓有一定優先順序,目前先在捷運、長照等場所落實。但新北有些傳統舊市區道路寬度不足、沒有人行道,較難實施機車退出人行道。
桃園市政府的態度也是暫時保留,桃園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桃園交通環境和台北不同,很多地方人行道空間不足,甚至沒人行道,騎樓也被占滿,目前先以改善火車站周邊環境為主,其他路段則視當地狀況而定。
台中蒐集民意 先會勘再討論
台中市交通局除增設停車空間,去年已完成三十七處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今年規畫新增四十處。不過,不少騎士收到罰單時頗不滿,因停車格不一定在住家或工作地點附近,另如逢甲商圈停車格一位難求,重罰之下頗表無奈。
台中交通局表示,將持續盤點並蒐集地方民意,調整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主要鎖定行人通行量較大的路段,如醫院、商圈、校園或社區周邊,會勘達成共識後,設置禁停告示牌。
至於台南市,交通局長王銘德也認為需因地制宜評估及考量,依法只要留設一點五公尺以上行人空間,就可開放停放機車,若行人空間不足,則以人本交通環境原則因地制宜檢討,尋求其他機車可停放空間。高雄市交通局指出,近年除在人流較大的五大商圈十九條路段推動機車退出騎樓外,目前已有四十二路段設停車彎,杜絕機車進入人行道,其餘路段陸續施設。
此外,昨天《聯合報》等三平面媒體,均有一位署名「小市民施克德」刊登半版頭版廣告,籲相關首長解決交通問題,撕掉地獄標籤,訴求嚴格執法。交通部長王國材指出,樂見大家對交通安全問題的重視,建言與交通部目標一致;運安會強調,從工程、教育、執法與監理四大面向強化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