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追隨大師腳步 行佛實踐人間佛教精神

 |2023.05.22
1783觀看次
字級
行腳徒步回山。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人間社記者邱雅芳高雄旗山報導】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為國定佛誕節暨母親節系列紀念活動最終場,於5月21日舉行「行佛:徒步回山祈福之路」,追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腳步,實踐人間佛教的精神,邁向佛光信仰大道。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帶領下,高雄新第三督導區200位信眾及佛光之友,以徒步行走的方式,回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禮拜佛牙舍利、參禮藏經樓,並在佛光山大雄寶殿進行祈願回向。

考慮到路程的遙遠,活動中設有多處休息補給站和護理站,以及接駁服務,以確保參與者的安全和體力。與會貴賓有旗山區公所主任祕書莊家柔、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區會長林文輝、高雄新第三督導區吳雪嬌督導長等全程參與。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帶領徒步祈福者出發。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親自帶領大眾,於旗山禪淨中心前舉行啟程祈福儀式,並宣讀行佛宗旨。從旗山禪淨中心出發,信徒們踏上全程34公里的徒步之旅,前往佛光山。

心保和尚開示,大家充滿喜悅地走著祈福之路回到佛光山。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旗山禪淨中心福報豐厚,離佛光山很近,可以選擇步行回山。就像玄奘大師去印度取經一樣需要耐力和毅力,這是一次殊勝的行腳。大師曾告訴我們要走出去,讓視野變寬廣,世界將變得不同,佛法需要實踐,「行佛—徒步回山祈福」活動通過「走」來體悟,以人為本,從內心出發,逐漸成就菩提之道,想像自己正行走在菩提大道上,一步一腳印,就像修行的過程,不斷提升和進步,最後與佛菩薩心心相印,最終與佛合一。

大眾充滿朝氣浩浩蕩蕩從旗山禪淨中心出發。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在佛館玉佛殿勉勵大家,這段行腳活動,也可形容為朝山,如同效法佛陀行腳度化的精神,同時也效法星雲大師於世界五大洲弘法佈教的精神。一步一腳印,勇於直下承擔,把握當下因緣,實踐人間佛教,效法古代高僧大德的精神,同時將與大師接心的感動,化為力量實際去行動,藉由實際行動,讓佛法代代相傳,延續靈山勝境再相逢的概念。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都監院慧傳院長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玉佛殿開示勉勵大眾。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慧專法師表示,溫馨的五月分舉辦國定佛誕節暨母親節的系列紀念活動,透過行佛徒步祈福之路,要讓更多旗美地區的民眾,知道佛光山是根源之地,藉行腳之行回到信仰與心靈之家。回山上的路,是一趟生命的旅程,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風景和故事。

監寺慧專法師帶領旗山幸福學堂孩子及青年禮拜路上供奉的阿彌陀佛聖像,感謝阿彌陀佛護佑大家平安。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有的路彎彎曲曲,而有些路則荒蕪不堪,草木凋零,不論是哪一種路,星雲大師提醒我們,我們要在境界裡啟發智慧, 在發願裡精進實踐。才能夠成長和領悟生命的真諦。「在路的彼端,是佛陀的智慧。」慧專法師說,期盼大眾能如大師教導的用智慧引導自己,用慈悲關照眾生,用心發現事物的美好進而成為善知識。

佛光山修持監院室監院慧思法師在大雄寶殿主持祈福回向並開示,行腳時可以看到佛光信仰傳承,彼此大手拉小手,堅定目標要勇往直前,從發現困難、到突破困難、最後解決困難,經歷後就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佛光人。

大雄寶殿祈福回向。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在道場擔任義工逾20年的94歲陳慧敏說,感謝旗山禪淨中心貼心安排活動,讓她可以隨眾盡己之力完成活動,日後要持續響應行佛口號:「發心行佛,不忘初心,實踐三好,永不退票」。

莊家柔分享,看見此次參與年紀最小的7歲雙胞胎吳柏勳、吳柏翰,在阿嬤及媽媽的鼓勵下完成了行佛的活動,學習到有毅力,就可以完成任務,相信以後在他們人生的學習道路上,想起今日的行佛肯定會讓他們有所感悟。

此次活動吸引了佛光第二、三代的信徒共同參與,彰顯了佛光信仰代代相傳的精神,此次為道場首次舉辦行腳祈福之路,意義非凡,佛光人相約明年再來參加。

在旗山禪淨中心啟程儀式,大眾歡喜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合照。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會長林文輝區交接教旗給佛光青年莊清曜,象徵佛光宗風的信仰傳承。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前普門中學校長蔡國權親自駕駛行動餐車,和普中學生在溪州國小補給站提供麵包和飲料,讓大家恢復充沛體力繼續前進。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旗山樂齡學員長輩擔任各個補給點工作人員,給予所有徒步祈福者加油打氣。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大雄寶殿回向後合影紀念。圖/旗山禪淨中心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