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昨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人力從原本編制內的4770人,增加為5300人,主要增加在新增加的單位,包括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農業發展及水保署、資源永續利用司、動保司等,實際掛牌時間,還要等待行政院決議,預計今年完成。
《農業部組織法》明定為辦理全國農業、林業、漁業及畜牧業行政業務,特設農業部,掌理10大業務,另設置8個次級機關,包括農糧署、 漁業署、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農田水利署、農業金融署與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組織包括部長1人、政務次長2人與常務次長1人,為14職等。
不過有農委會早期官員直言,農水署只是接收原先水利會的財產而已,其實「沒什麼東西可管」,不用升格為署,一個司就可以了;反倒是畜牧處,開放萊豬、缺蛋等重大議題,過去幾年都發生,但這次組改,卻沒有顯示重要性。
此外,這次組改中,部分業務無整併,如內政部營建署下的國家公園組變成國家公園署,林務局改制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兩署同等級,但保育業務仍與國家公園各管各的,這次並未整合。
目前農委會預算為1506億元,加上736億元基金預算,成立農業部後預計會增加83億元,由於明年度預算尚未審議,還在農委會層級規畫的公務預算為1589億元;高達1500億的公務預算,有752億元用於老農福利、農民退休儲金、農民職災保險等,福利津貼仍占一半,農業部預算會在這基礎上繼續爭取。
根據農委會統計年報,去年台灣畜牧產值為1858億元,占農業產值近3成5,同年漁業總產值為779億元,但此次組改畜牧處卻未升格,引發熱議。財團法人台北糧食協進會執行長劉志偉說,畜牧產值高於漁業,但畜牧處並未在這次組改中升等與農糧署、漁業署同等位階,成為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