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地基嚴重坍塌,出現長15公尺、寬3公尺、深度2至3公尺的巨大天坑,北市府昨第一時間勒令建商停工,並緊急灌漿回填。圖/洪子凱
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莊均緯表示,地基崩塌的範圍應落在建築物前的鐵皮範圍,主結構目前看,可能還沒有實際侵入民宅主結構地基。 圖/洪子凱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地基嚴重坍塌,出現長14公尺、寬3公尺、深度3公尺的巨大天坑,北市府昨第一時間勒令建商停工,並緊急灌漿回填。北市都發局長王玉芬今天一早視察表示,初步判斷,道路塌陷原因是因工地地下連續壁,約在11至12公尺處有破口,水與砂往地下室流造成坑洞。
此次地基坍塌出現的巨大天坑,周邊居民擔心住家主結構龜裂嚴重,會不會變危樓?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莊均緯表示,一般開挖影響線都在一倍到一倍半影響線比較大,以工地開挖目前深度12公尺看,還好有這個10米多巷道在,地基崩塌的範圍應落在建築物前的鐵皮範圍,主結構目前看,可能還沒有實際侵入民宅主結構地基。
王玉芬今天一早前往信義區崇德街天坑道路坍塌處視察,王玉芬表示,初步判斷,之所以道路嚴重塌陷,是因工地地下室施工,混擬土有包泥狀況,才造成連續壁有破洞,至於坑洞經過緊急灌漿處理,經昨天下午5點至晚上11點,目前初步趨於平穩狀態,至於基地內地下室,也出動環保局、消防局等水車持續灌水,要求灌水到壓力平衡,要求灌水至地下室3公尺處,才會讓地層壓力平衡,截至上午10點多已經灌水至地下5.5公尺。
為了避免類似的工地意外再度發生,王玉芬也表示,北市府初步統計,目前有地下室開挖的工地一共有102處,北市府這幾天也會針對地下室開挖的工地全面檢查,這一周會同三大技師公會全面檢查,預計一周內完成。
北市都發局、土木技師公會等專家,今天上午再度前往信義區道路坍塌地點視察,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莊均緯表示,目前崩塌的地點已經用混凝土填滿抹平,不過仍會擔心比較深層的地方,是否鬆動、孔洞,會請營造商透過透地雷達是否地質條件深層也穩定,若連深層都穩定,地質條件就比較不用擔心。
至於監測部分,莊表示,營造廠昨天也有進行道路沉陷點、基地傾斜等監測,確認房子的穩定度為何?如果有變化就比較會有疑慮,但如果沒有變化,地質條件就代表暫時沒有問題,透過監測、透地雷達監測,若都沒有問題,工會也會盡量配合住戶進去拿東西,但專業單位進去是可以的,知道哪裡會比較危險,會避開無法進去的地方,會盡量看結構安全,向局長報告、民眾說明。
媒體也問及是否住戶的基地結構有受影響?莊均緯表示,一般通常開挖影響線都以一倍到一倍半影響線比較大,該工地開挖深度目前為12米,所在地點還好有這個巷道在,因巷道10多米左右,崩塌的範圍座落在建築物前的鐵皮範圍,主結構目前看,可能還沒有實際上侵入民宅主結構地基,不過還是要監測,因肉眼看不出來,目前看影響範圍線坍塌部分,應該都已經填足。
至於地下深度是否有破洞,莊表示,還要利用水壓壓制,截至今天上午,地下水位已經灌到5米,水頭壓滲漏點基本上還是可以壓制,北市府要求灌水到地下3米處,是要用最保守的方式壓制,若出水點已經沒有出流狀況跡象,基本上代表已經打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