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閒談】 信仰

文/林松樺 |2023.05.12
1271觀看次
字級

文/林松樺

愈是傳統的文化,與宗教之關係愈發密不可分,宗教使人習得敬天愛物、泯惡向善之心,藉宗教修身養性、行自我約束,是炎黃世冑千古以來的默契。而承襲悠久中華思想的戲曲藝術,各劇種都保留有其特色信仰,一整年下來的種種祭儀,除表對天地萬物的崇敬,更有凝聚劇團向心力之功用。

於台灣活躍的劇種普遍可見奉祀「西秦王爺」、「田都元帥」兩大系統。西秦王爺的信仰群有京劇、豫劇等;而田都元帥信眾多為歌仔戲、客家戲班子弟。其他如孟府郎君是南管音樂獨有的信仰,鄭元和則被車鼓小戲視為鼻祖……各劇種,有著十分強烈的色彩並各具地方特色,雖然現在已兼容並蓄、大放異采,但早期因信仰、祖籍不同的鬥爭卻真有其事,如基隆「西福之爭」即為北管兩派系之糾紛,雖同為北管音樂,西路一派奉祀田都元帥,福路則崇西秦王爺,凡人愚鬥雖不能托為神明之事,卻也是其歷史流變中的重要一環。

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為祈安植福,一年四季都有其科儀,如頭牙、尾牙等;梨園行亦不例外,有許多特殊祭典。像是每年歲末的封箱戲,以該劇團的拿手戲為一年畫上精采句號,並叩謝祖師爺恩典,象徵有始有終;而年初新春第一棚的開台戲更為重要,打扮吉祥如意的神仙戲碼,即為除去邪祟、招祥致慶,期許來年戲運昌盛。

欲探究一個藝術,其根源與流向必是不容忽視,在環環相扣中,宗教的影響往往最容易被遺忘,卻也是影響最深遠的。若在眾多宮廟中留神觀察,便可在陪祀的神明中發現戲曲神衹,其中除了嗅到戲曲文化的蛛絲馬跡外,更可一窺在地文化的脈絡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