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後鉀含量大飆升 香菇、竹筍吃原型最好 |2023.05.09 語音朗讀 35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香菇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 【本報台北訊】鉀離子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支持健康的神經、細胞和肌肉功能,但當血液中「鉀」過多時可能會產生許多心臟併發症,醫師提醒:「特別是本身已經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常開立 ACE 抑制劑和 β 受體阻斷劑容易讓鉀離子留存在身體中,導致高鉀血症。」一定要在日常飲食中攝取適量的鉀。高鉀食材不只有水果,還有加工類食品和我們日常看見的乾貨等。新泰綜合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佑丞列出7大類極高鉀食材,提醒民眾應注意攝取量,尤其是慢性腎病患者與洗腎者。陳佑丞整理出常見的「極高鉀」食物,這些食物是絕對要避免的。下列食材以每100公克含量、鉀含量大於300mg來看,包括加工製成的乾貨、豆類、堅果和種子類以及全榖根莖類。其中,一樣成分的食物,經風乾加工處理後,鉀離子含量可能會暴增,不可不慎,就如香菇原本鉀含量僅277mg,經加工為,鉀直接飆升至2016mg,而麻竹筍原本是309mg,加工後為麻竹筍干鉀離子為1805mg;木耳本為56mg,加工後為鉀離子飆升至1470mg;龍眼本為282mg,加工後鉀離子飆升至1235mg;葡萄122mg,加工後為葡萄乾710mg;柿子197mg,加工後為柿餅611mg。陳佑丞表示,根據美國參考膳食攝取量(DRI),健康無腎臟病的成年人每日鉀離子建議攝取量為4.7克以上;針對慢性腎臟病第1期、第2期患者,每日鉀離子攝取量至少要4克;慢性腎臟病第3期、第4期患者為2-4克;若是血液透析患者,攝取量必須嚴控在2克以下,避免高血鉀發生;腹膜透析患者因透析液中不含鉀離子,很少會出現高血鉀,故鉀離子限制可以放寬,每日控制在4克以下即可。陳佑丞表示,根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NKF)的腎臟營養理事會建議,食品依含鉀量可成以下4個等級,並提醒慢性腎病患者進食時,務必避開鉀離子含量高的食品,才能吃的安全。高鉀飲食地雷區。圖/FB@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 前一篇文章 518國際博物館日 國美館推系列活動 下一篇文章 高溫蛇出洞 台東常見6毒蛇醫院血清備戰 熱門新聞 01【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2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3永續竹巨蛋 低碳建築新美學2025.08.2804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5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6日本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揭牌2025.08.2907葡萄牙佛光人抄經接龍 傳遞吉祥2025.08.2908隱藏地穴裡的風光2025.08.2909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32025.08.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國光停駛8路線 9月8日起統聯接手夢幻城堡遊南投集集 推Long Stay超萌兔兔Q 亮相新北福島5縣食品進口來台 管制取消到杉林溪 賞波波草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