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0年來首座第一型地熱發電廠位於宜蘭縣大同鄉仁澤段,預計民國113年商轉,年發電量470萬度,可供1200戶家庭用電所需。圖/宜蘭縣府提供
【本報宜蘭訊】台灣30年來首座第一型地熱發電廠位在宜蘭縣大同鄉仁澤段,目前已挖2口井並裝置0.84MW電廠,預計下個月進行試運轉,民國113年商轉,預估年發電量470萬度,可供應1200戶家庭用電所需。
宜蘭仁澤地熱發電廠工程進入最後階段。為推動地熱發電,經濟部於107年1月成立地熱發電國家隊,整合產官學研等單位合作推動地熱發電,針對地熱資源豐沛的仁澤地區,由台電公司與中油公司合作,中油負責探勘及鑽井、台電負責電廠建置及營運,投資金額2.21億元,目前已完成仁澤3、4號地熱井鑽井作業。
台電公司依據此兩口井的產能規劃建置地熱發電廠,規劃電廠裝置 0.84MW,今年3月20日發電機組安裝完成,預計6月運轉測試,7月30日運轉發電,並依電業法程序申請電業執照,明年可以進行商轉。
縣政府與台電表示,該發電機組的特色是由國內設計製造,低溫熱源即可發電,而且取熱不取水,95%以上的水都可以回注,穩定發電基載,國發會去年底公布2050淨零排放12項關鍵戰略內容中,地熱發電扮演要角。
宜蘭擁有發展地熱能優良條件,配合國家再生能源政策,目前已經在清水地區完成發電機組,地熱被認為得作為基載型再生能源,未來縣府將持續配合國家地熱目標政策及前期探勘資源,協助中央完成宜蘭縣潛在地熱場域開發,促進地熱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