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先賣全家給國泰、現在再買街口,引發質疑,金管會將再釐清灰色地帶。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泰山先賣全家給國泰、現在再買街口,每次都有不同的質疑,令人眼花撩亂。對此官員釐清,金管會先前了解國泰買全家的部分:「是基於產金分離原則!」
但這次泰山透過買下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40%的股權來進軍街口支付,是否必須經過大股東適格性審查,金管會還必須再研議,過去對於街口等電子支付業者,金管會只有進行負責人資格的審查,至於這次高達40%的股權移轉、引進新大股東,尚無明確的前例可循,金管會說,將再釐清這個灰色地帶。
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相關規定,目前只有金融業必須進行大股東適格性的審查,其他業別上市櫃公司的大股東則沒有所謂的適格性審查問題;至於街口支付雖非金融業,但由於其業務項目有涉及金流服務,因此先前負責人的資格必須經由銀行局同意,只是目前還沒有看過這種因為股權交易所產生的大股東適格性的評估,所以必須要再了解。
對於龍邦抨擊街口支付一案先前並未排入議程,因此程序非法,證期局官員表示,若該案違反公司議事程序的話,須先將相關的違反事項向證交所檢舉,由證交所了解實際的狀況之後,證期局再做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