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資料照片
文/妙書法師
有一年到了結夏安居的時候,舍利弗和目犍連自知已到入滅的時候,請求佛陀到羅閱城迦蘭陀竹園精舍坐夏。於是佛陀帶著舍利弗、目犍連等一千二百五十弟子到迦蘭陀竹園夏坐。
夏坐期間,有一天佛陀對舍利弗說:「我背痛,需要休息,今天就由你為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說法吧。」說完,佛陀將九條衣僧伽梨折疊收好,右脅而臥。
舍利弗即對比丘眾說:「我初受戒半個月,即證到四辯才。所謂四辯才,一曰義辯,二曰法辯,三曰應辯,四曰自辯。我以此四辯才功德,為大眾說法。你們對於佛陀所說四禪、四等心、四意斷、四禪足、四意止、四諦諸法義,有疑惑不信,或猶豫不決的人,可以問我,我將為大眾解說,令大眾深解佛陀的教導,將來不致有任何悔恨。」於是舍利弗便開始代佛說法,此時目犍連著衣持鉢,前往羅閱城乞食。路上外道梵志看見目犍連,瞋恨說道:「大家看,前方走來的是沙門瞿曇大弟子,他們搶了我們很多的信眾,今天要除掉他。」
於是外道梵志便圍攻目犍連,用瓦石擊打目犍連至骨肉分離,體無完膚才離開。目犍連被打後,用神足通,拖著殘破疼痛的身軀回到精舍,在舍利弗的身邊坐著,對舍利弗說:「我被外道圍打,身體殘破疼痛,將要入滅,因此特別回來向你辭別。」
舍利弗問:「佛陀所有弟子中,你神通第一,為什麼不用神通避開這次災難。」目犍連回答:「我過去造作業行深重,終是要償還。我想要入滅,所以是特地回來向你告別。」
舍利弗又問:「有比丘、比丘尼修證四神通,可以住世而不滅度,你為何不住世,而要滅度呢?」
目犍連說:「是啊,修得四神通的比丘、比丘尼,可以住世不入滅,我也可以,但是佛陀不久前宣示,將要般涅槃,我不忍見佛陀入滅,所以打算先佛陀入滅。」舍利弗聽完,對目犍連說:「你稍等一下,讓我先你之前入滅,你再入滅。」目犍連默然。
於是舍利弗到佛陀面前,對佛陀說:「請佛陀允許我入滅。」佛陀靜默不回答,舍利弗再三向佛陀請求說:「現在正是我入滅的最好時機,請佛陀應允。」
佛陀對舍利弗說:「你已證得阿羅漢,為何不住世?」舍利弗說:「我親受親證佛陀的教法,知一切法無常、無我,而且眾生生命最長不過百歲,因此想要入滅。但如果佛陀住世一劫,我也當住世一劫。」
佛陀說:「如你所言,眾生壽命短暫,但為何說如果佛陀住世一劫,你也當住世一劫。須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不是凡夫小乘人可以得知。所謂四不可思議,一是如來世界不可思議,二是如來眾生不可思議,三是如來龍天不可思議,四是如來境界不可思議。」
舍利弗說:「是的,如來有此四不可思議,凡夫小乘不知。佛陀現世年壽八十,前不久宣示即將入滅,我不忍見佛陀先入滅,所以想要先佛入滅,請佛陀答應。」最後佛陀同意了。
舍利弗當下即在佛陀面前,正身正意,繫念在前,瞬間入四禪八定,三昧定中。佛陀告訴所有比丘說:「舍利弗所入三昧,名為師子奮迅三昧。」比丘們歎未曾有。舍利弗出定後,禮佛而去,比丘眾隨行於後。舍利弗回頭問:「各位賢者跟著我,想去哪裡?」比丘眾說:「我們想供養尊者舍利。」
舍利弗說:「不可,我自有沙彌供養。各位賢者各自回到你們的處所,思惟佛法真義,修行梵行,即是供養了。如來出世,難遭難遇,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修道亦甚難得,應善思惟諸法根本,善思惟佛所說四法印,所謂一切諸行無常、一切諸行苦、一切諸行無我、涅槃為永寂。」比丘眾紛紛淚別舍利弗離去。
尊者舍利弗在均頭沙彌的隨侍下,離開迦蘭陀竹園精舍,一路托鉢乞食,前往出生的故鄉摩瘦國入滅。
──節譯自《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