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前進倫敦工藝周 台灣館用「編織」展多元族群文化 曹麗蕙 |2023.04.26 語音朗讀 16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工藝家馬月娥,來到台灣以後,她也嘗試運用原生地台灣椰子葉創作為多變的工藝編織品,期盼透過椰編教學讓民眾了解印尼傳統編織文化。 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策畫參展「2023倫敦工藝周」,將於5月8日至14日在倫敦的Cromwell Place展出,以「Weaving Taiwan—編織多元文化」為主題,呈現南島原住民、閩客家族群及新住民30多組編織作品。今(26日)天在記者會上,文化部次長李靜慧表示,工藝在藝術領域中最大的特點是有著手作的需求性,因此籌畫台灣館時,除了展示之外,更投注心力設計體驗活動。工藝家彭玉鳳(左)為文化部次長李靜慧(右)、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仁吉(中)介紹泰雅族弓織技法,並說明其主要用來製作背簍的揹帶、頭帶與肩帶,或是女人織布時使用的腰部帶,以及男人佩掛獵刀的腰帶等織品。 圖/文化部提供 李靜慧指出,今年展覽延續「纖維」議題,從去年以「顏色」、「染」出發,到今年以「編」跟「織」為主,並且著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累積,從原住民、客家族群到近10多年來新住民加入台灣社會,不論是先來後到、人數的多寡,就如同參展工藝家馬月娥,用台灣的素材所編織出印尼風味的頭織帶,「透過『美』融合出代表台灣文化的力量,告訴世界這就是台灣,這便是台灣文化最美的地方」。在新住民工藝家馬月娥巧手下,椰子葉能編織出如水果籃、包包、吊飾、帽子、扇子等多元用途的器具與裝飾。 圖/文化部提供 25歲從印尼嫁到台灣的工藝家馬月娥分享,在印尼故鄉時,母親會運用椰葉素材,編織成工藝品或童玩,「在印尼,整個椰子樹都能運用,例如根可以製成染料、樹幹可做橋和牆、葉子用來手工編織及做傳統儀式等」,來到台灣以後,她也嘗試運用原生地台灣椰子葉,創作為多變的工藝編織品,期待透過這次的參展機會,將印尼的綠工藝概念推廣至國際,一起共襄盛舉。今年除了有融合新住民文化的印尼椰編藝品,包括瀕臨失傳的客家織帶、泰雅族弓織帶、賽德克族的苧麻桌旗,以及閩南竹籐編織等30多組工藝品,都將一起前進倫敦。工藝家黃玉蓉希望讓更多人看見,並認識具有幾百年歷史的客家織帶文化。 圖/文化部提供 工藝家黃玉蓉表示,在原住民織布文化之外,極少人知道還有客家織帶文化的存在,而客家織帶大都為文字與大自然事物,如花草蟲鳥等紋樣,取其諧音與譬喻,表現吉祥與祝福意涵,或隨製作時的心情意念,編織出各種織帶圖紋,她希望如此美麗且具有幾百年歷史的客家織帶文化,能讓更多人看見並認識。客家織帶大都為文字與大自然事物,如花草蟲鳥等紋樣,取其諧音與譬喻,表現吉祥與祝福意涵,或隨製作時的心情意念,編織出各種織帶圖紋。圖/文化部提供 前一篇文章 籃球/EBL國小聯賽回歸 學長姐暖心喊話 下一篇文章 明早溫度回升上看30度 北部29日鋒面通過再降溫 熱門新聞 01新竹.五峰 原鄉祕境湧風雲 矮靈夜祭傳古韻2025.08.1802澳洲昆士蘭州警署處 參訪中天寺2025.08.1903【詩】圓覺2025.08.1904普中好苗子校友獻卡片 感謝星雲大師裁培2025.08.1805核三重啟 238專家連署力挺2025.08.1806【遊藝筆記】一騎紅塵妃子笑:唐宋荔枝(上) 2025.08.19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12025.08.1908【臆想截圖】也是貪婪2025.08.1909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從善如流2025.08.1810屏東看海美術館 化身巨型甜點店2025.08.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童子賢:主流民意 就是挺核台中市標售水湳土地打造科技宅聚落 R20聯開案動土智慧製造展 聚焦AI機器人重砲保養射擊 台中大甲溪登場關稅衝擊 2388人放無薪假 作者其他文章故宮國寶首度東遊 玉鴨12月到蘭博故宮珍寶9月到捷克 秀東方神鬼傳奇從影68年 陳淑芳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禪草心韻音樂會 南管闡釋禪美學明華園《界牌關傳說》 32年後經典重現 豫劇遇上歌仔戲 3大劇團聯演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