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雲南麗江傈僳族中有一支鳥氏族,他們姓「 」(讀音nià),字的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橫的「鳥」,下半部分是「甲」,但因電腦中無法輸入這個生僻字,手機、銀行都用不了,族人不得不妥協改姓為「鴨」。
五十二歲的鴨新貴是一位傈僳族的村民,他原本姓nià,「鴨」是前幾年更換二代身分證時,系統無法輸入他的姓氏,無奈更替的一個字。
在傈僳族的語言裡,nià意思為「鳥兒」,流傳超過四百年歷史。這個字由於過於特殊罕見,在國際漢字標準Unicode裡沒有統一字元碼,缺少電腦語言通用編碼,這個字雖然存在於人們生活的書寫與口語之中,但無法在網路上流通。
鴨新貴只保留自己的姓氏到四十八歲,若不改姓,他連平時到銀行領錢、在微信上註冊帳戶都沒法進行,不管是搭火車還是飛機,什麼票都買不了。既然nià字打不出來,那就將字拆開為「鳥」和「甲」,於是在那一年,全村僅有的一百多個nià姓人家,先後到派出所更換自己的姓氏。
此事引發廣泛關注,也引來研究生僻字的專家來協助,希望幫助姓「nià」的族人們把字編碼,並使手機也能夠輸入此字,讓未來族人們能夠回歸本姓,使得家族意義能夠持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