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市區已長達17個月無「風飛沙」,創第二長紀錄。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本報台東訊】台東市過去飽受卑南溪揚塵侵擾,使得市區遇鋒面過境,就是灰矇矇一片,到處落塵,被稱為「沙城」。
不過,近年縣府與第八河川局合作努力下,防治卑南溪揚塵見效果,今天(21日)縣府公布監測數據,市區已長達17個月無「風飛沙」,創第二長紀錄。
環保局表示,根據環保署監測資料,台東市區無揚塵最長紀錄是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的24個月,再來就是2021年11月至今的17個月,目前持續無揚塵發生,顯見縣府與第八河川局合作在卑南溪實施「水覆蓋工法」已發揮預期的效果,這是過去未見。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縣府今天公布防治卑南溪揚塵監測數據,縣長饒慶鈴表示近十年來縣府與第八河川局投入卑南溪揚塵防治上,可以說花了相當多心力,其中河床築土堤實施水覆蓋及綠覆蓋等各式工法,具備有抵禦風沙調適的能力,大幅降低揚塵發生。
過去卑南溪未實施水覆蓋及綠覆蓋工法前,只要河床枯水期間遇到鋒面過境,或東北季風侵襲,強大風勢就會將河床沙土掀起,隨著風勢侵入台東市區、卑南、關山等鄉鎮,風飛沙嚴重影響民眾健康、交通安全及居住環境品質,成為擾民的問題。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針對氣候變遷的減緩、調適、減輕衝擊和及早預警,加強教育和意識提升,提升機構與人員能力。
台東目前也已建構了應變、預警及預報等完善機制,加上平時透過各式傳媒宣導,目前民眾更可透過手機APP「揚塵一把罩」或上網瀏覽卑南溪空品監測掌握最新揚塵即時及風飛砂預報資訊,提前做好居家及自身揚塵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