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周末登場,今(19日)舉行記者會。圖/曉劇場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由曉劇場主辦的「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今年以「Connection-連結」為題,號召15個國家地區、42團隊,打造72場涵蓋馬戲、雜技、現代、肢體劇場等多元演出,4/21日起一連三天,連結萬座曉劇場及周邊如艋舺公園、龍山文創基地等16個非典型劇場空間,遍地開花。
文化部長史哲今(19)參加記者會時表示:「從艋舺國際舞蹈節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有友善的空間萬座曉劇場,對接台灣充沛的文化藝術人才,一連三天可以在萬華這個最有歷史的台北舊部落,產生影響深遠的藝術擾動。」
策展人鍾伯淵在疫情兩年期間,積極尋求亞洲舞蹈節串連,更前往新加坡、德國、盧森堡、以色列,邀請策展人來台,因此牽起台灣與國際的舞蹈連線。鍾伯淵說:「我們試圖打破表演藝術被動等待補助的處境,以強大的執行力,透過艋舺國際舞蹈節,匯聚能量來展現表演藝術的風格與連結。讓藝術家和作品以更長的時間在國際間持續發聲。」
今年舞蹈節規畫三個單元,「公開徵選單元」邀請來自日本、香港、澳門、新加坡、瑞士、義大利、墨西哥、匈牙利、德國與烏克蘭等共計13組國際團隊參與。其中來自瑞士的József Trefeli Company其作品《JINX 103》已在 33 個國家、112 個城市演出200場次;受到歌德學院支持來台的烏克蘭裔藝術家Alina Belyagina將展現身體的強大能量。台灣則匯聚當代優秀的編創者,包含今年將前往愛丁堡Assembly劇院演出的創造焦點、曾獲舞躍大地金獎的黃騰生、莊博翔及銀獎的温其偉。
「國際交流單元」邀請獲Pulima藝術獎優選的邱瑋耀,受曉劇場藝術進駐計畫支持的嚴婕瑄、林憶圻與獲得雲門創計畫支持的陳薇伊;同時也邀請來自新加坡的Pat Toh、榮獲ACC亞洲文化協會紐約獎助計畫從紐約返台的吳建緯、甫從巴黎西帖藝術村返國的張堅豪與烏帕塔舞蹈劇場客席舞者JAN Möllmer推出新作;此外滯留島舞蹈劇場在2020年艋舺國際舞蹈節發表《冰河時期》,歷經英、美國演出後將再度回到艋舺。
「策展人單元」將由「寮國 FMK 國際舞蹈節」法籍寮國裔的策展人兼編舞家Olé Khamchanla推出獨舞;鍾伯淵也將編創《羅丹計畫》,由曉劇場團員陳家誼、雅緻藝術舞蹈團藝術總監謝宜君、AGAXART日本的舞踏家我妻惠美子,三位各具專長的女性表演者同台演出。
曉劇場表示,「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也推出「舞蹈護照」,含護照、節目手冊、舞蹈節限定提袋,一本護照網羅所有節目,邀民眾一起全城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