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語》對治之道

 |2023.04.07
901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世間上的問題層出不窮,不但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而且常常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又再衍生出另一個問題,所以解決問題,唯有「對症下藥」、「根除病源」,才可一勞永逸。例如,「救寒莫如加裘」、「止謗莫如靜修」、「棄惡莫如揚善」、「離過莫如積德」,都是有效的「對治之道」。說明如下:

第一、救寒莫如加裘:每年寒冬,一般的寺廟、慈善團體,都會舉辦「冬令救濟」。所賑濟的物品,除了金錢、米糧以外,總少不了棉被、大衣等禦寒的衣物。因為天寒地凍,衣裘最能送暖,此所謂「雪中送炭」、「寒冬送衣」,最是溫暖人心。

第二、止謗莫如靜修:現代的社會講究言論自由,但另一方面又常因言論失當,引發「毀謗」官司。其實,一個人所以遭人毀謗,多數都是因為表現太好,遭人嫉妒,所謂「譽之所至,謗亦隨之」,譽與謗常常「如影隨形」。因此,一個人當受人批評、毀謗的時候,切忌跟他舌戰、辯駁,或是打官司、控告對方,這都不是很高明的辦法。最好就是閉門自修,冷靜以對,最後是非自然止於智者。

圖/unsplash

第三、棄惡莫如揚善:佛經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做惡是消極的止持戒,能夠起而行善,才是菩薩道所應奉行的作持戒。尤其對於一個曾經壞事作盡、惡名昭彰的人,雖然良知發現,改過遷善,但是因為過去所造的罪業還是存在,所以必須多做善事,以行善培福來消弭罪業。行善就像是在田地裡施肥、灌溉,一旦禾苗長大、茁壯,下面縱有一些雜草,也起不了作用。

第四、離過莫如積德:「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一個人有心改過,必須下定決心,積極以行動來利益世人。所謂「立功、立德、立言」,能夠建立古今聖賢一致推崇的三不朽事業,必然仰無愧於天,俯無怍於地。

人生在世,時刻都要小心謹慎地修養身心,同時要有因應問題的智慧與辦法,因此四點「對治之道」,提供參考:

第一、救寒莫如加裘,
第二、止謗莫如靜修,
第三、棄惡莫如揚善,
第四、離過莫如積德。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