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技術突破 台北動物園三葉枯葉蛙成功上岸 |2023.03.25 語音朗讀 29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等這批小蛙順利長大,未來能在兩棲爬蟲動物館放展與大家見面。圖/動物園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動物園距離上次三角枯葉蛙繁殖產卵,迄今已有5年之久,去年嘗試繁殖,10月18日產下一窩多達上千顆卵的卵團,保育員又驚又喜,肩負照料重責,今年2月首次迎接成功上岸的小蛙,也代表動物園的繁殖技術有重大突破,目前水缸還有約600隻蝌蚪準備登陸。動物園兩棲爬蟲動物館的箭毒蛙房,是園區繁殖箭毒蛙繁殖的重鎮,羅地島蛇頸龜育幼、紅眼樹蛙,以及三角枯葉蛙也加入物種繁殖行列。園方5年前繁殖三角枯葉蛙產卵未果,去年嘗試繁殖,直至10月18日順產逾千顆卵的卵泡。即便箭毒蛙房有自動化設備,可減輕照養負擔,大量蛙卵仍難以如國外採精緻化照顧,因此保育員楊志平參考國外及5年前繁殖產卵的經驗照養,今年2月10日喜迎動物園史上首次的三角枯葉蛙小蛙上岸。箭毒蛙房已有200多隻小蛙成功上岸,水缸還有約600隻蝌蚪準備登陸。圖/動物園提供動物園說明,三角枯葉蛙的蝌蚪從孵化到變成小蛙需要3個半月,期間從鰓變成肺、尾巴收回到身體裡的轉變階段,歷經約7天才會完成,此時剛上岸的小蛙會停止進食,養精蓄銳以迎接下一階段。在三角枯葉蛙蝌蚪轉換成小蛙的過程,楊志平觀察到三分之一的個體於這段時間死亡,雖然自然環境本就有發育不良或被掠食者捕食的情形,但突然增加的死亡率仍值得檢討與精進。動物園表示,今年2月首次迎接成功上岸的小蛙,也代表台北市立動物園在三角枯葉蛙繁殖技術有重大突破,目前箭毒蛙房已有200多隻個體成功上岸,水缸還有約600隻蝌蚪準備登陸。希望這批小蛙順利長大,未來能在兩棲爬蟲動物館放展與大家見面。三角枯葉蛙從鰓變成肺、尾巴收回到身體裡的轉變階段,歷經約7天才會完成。圖/動物園提供台北市立動物園照養的三角枯葉蛙,去年10月陸續產下上千顆卵的卵團。圖/動物園提供,詹德川攝影 前一篇文章 疑受乾旱影響 台灣紫斑蝶遷徙晚兩周 下一篇文章 環頸雉數創新高 台東知本溪口北岸成重要棲地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4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5《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6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22025.11.040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32025.11.0508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 影響情緒睡眠免疫力2025.11.0409山本由伸 拚美職首座賽揚獎2025.11.0510古老金幣2025.11.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