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推廣行人綠燈早開5至10秒,提升行人可見度,目前已設置332處。圖/北市交通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為洗刷「行人地獄」標籤,台北市府持續推動人本交通,擴大行人綠燈早開5至10秒鐘,提升行人可見度,目前已設置332處,3月底將完成24間示範學校,預計9月初完成全市校園周邊路口,明年完成八橫八縱路口。
日前瑞士外交部官網評價來台旅遊,內容提到「繁忙的交通,無法預測及頗具攻擊性的駕駛行為,即駕駛不會禮讓行人,是很顯著的交通事故危險因子,一不小心走在班馬線上都會身亡」。我國交通亂象曾被外媒評論為「行人地獄」。
為洗刷此不好觀感,也為了讓行人安心通過路口,北市交通局將擴大辦理行人綠燈早開措施。交通管制工程處表示,現行的行人保護時相措施,包括行人專用時相,可把行人與行車綠燈完全分離,但需考量路口寬度、行人量、轉彎車流量及道路壅塞情形,全市已設置227處。
其次為行人綠燈早開,交工處說,可提前開啟行人綠燈時間5至10秒鐘,行車綠燈時間較晚開啟,雖行車時間被壓縮,取捨後仍以行人安全為優先,也不至於塞車,車輛右轉較順暢,同時提升行人可見度,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研究,可有效減少行人事故,全市已設置332處。
擴大行人綠燈早開將分為4階段實施,包括今年3月底前,完成24所學校周邊路口增設行人綠燈早開時相、6月初完成完成全市國小152間、9月初完成全市國中與高中133間,以及明年度完成八橫八縱;時間為每日5時至23時。
至於是否要增加科技執法加強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交通局長謝銘鴻說,警方現在有專案加強取締,但人力不足的部分可能會考慮。根據北市交大統計,北市有14處易肇事路口建置科技執法設備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今年1至2月取締3051件違規。
圖/擷取自FB「美麗國度的背後:你不知道的瑞士」
消基會交通組召集人李克聰表示,早開10秒對行人有幫助,因車輛是紅燈無法轉彎,但擔心10秒會不夠,還是有部分行動不便者需要更多時間,走到一半也會有風險,若早開太多時間,也會造成行車效率降低,市府應廣為宣傳行人快速通過、車輛停讓行人。
用路人陳先生表示,提早讓行人先走會比較安全,駕駛也會注意到有人要通過,而且自己開車或騎車,也都會停讓行人通過,只要習慣後並提早出門,其實不會影響多少行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