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布袋候鳥季」元年 邀鄉親鹽田溼地賞候鳥

 |2023.03.15
2000觀看次
字級
國際瀕危鳥種黑面琵鷺,今年在布袋棲地數量創新高,普查記錄最高峰為1429隻,儼然成為愛鳥人士的賞鳥勝地。圖/嘉縣府提供

【本報嘉義訊】嘉義縣布袋鹽田溼地是候鳥度冬棲息地,春天候鳥換上繁殖羽,返回繁殖地育孕下一代。

縣府與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年首創「布袋候鳥季元年-聽春語看春羽」,邀請鄉親周日上午9點到布袋溼地生態園區賞鳥,推動觀光休閒發展。

農業處說,候鳥季開幕設在地美食、社區小物、光電資訊解說、生態宣導及文創市集,安排環園步道定點人員賞鳥解說、濱海植物導覽、兒時童趣跳房子、拍照打卡區、候鳥驛站影片放映及溼地標章宣講等一系列活動,完成闖關民眾,可持闖關卡至社區簡餐兌換處兌換簡餐或紀念品。

縣府與雲嘉南濱風管處首次在布袋溼地辦賞鳥活動,邀公部門、學術單位、社團組織、在地社區及產業團體代表,共同為布袋溼地候鳥季元年揭開序幕。

圖/嘉縣府提供

布袋溼地早期是鹽田,因產業變遷2001年結束晒鹽,鹽田原地形成良好溼地,2007年營建署評定為國家級重要溼地,串聯西南沿海溼地,成為西岸重要生態廊道。

過去曾觀測過琵嘴鴨、赤頸鴨、尖尾鴨、紅嘴鷗、黑腹燕鷗、反嘴鴴、青足鷸、小青足鷸、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等在此處覓食、休息,數量曾多達4萬多隻。

國際瀕危鳥種黑面琵鷺,今年在布袋棲地數量創新高,普查記錄最高峰為1429隻,儼然成為愛鳥人士的賞鳥勝地。

農業處表示,布袋鹽田溼地除得天獨厚生態資源,還有豐富鹽業歷史及人文故事,縣府規畫鹽田溼地生態廊道營造計畫,邀請公、私部門相關單位提供整體構想,將設計旅遊行程、友善賞鳥設施,推廣溼地觀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