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違章納管螺絲鬆 新工廠寄居舊工廠矇混過關

 |2023.03.14
1717觀看次
字級
納管農地違章工廠遞交改善計畫期限將至,環團發現許多新增建、疑似從事中高汙工廠申請納管,甚至被核准申請。圖/資料照片
環團今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認真揪出假納管、真汙染新增建工廠。圖/胡瑞玲

【本報台北訊】納管農地違章工廠遞交改善計畫期限將至,未如期遞交工廠改善計畫者,將面臨斷水斷電處分,但環團發現,許多在審核階段的工廠有新增建、疑似從事中高汙行業,甚至出現「新工廠寄居舊工廠」情況,根本不符合納管資格。環團呼籲政府確實審查、抓出中高汙工廠、公布不符納管資格者並即刻停工斷水斷電。

為解決農地工廠問題,立法院2019年修正通過工廠管理輔導法,以特定工廠登記取代臨時工廠登記,除新增的農地工廠即報即拆,2016年5月20日以前的既存農地工廠,必須在20年的輔導改善期間內,完成土地、建物的合法化。

工輔法2020年3月20日再次修正,規定低汙染未登記工廠應於2年內申請納管、3年內提出工廠改善計畫,完成改善後,可取得特定工廠登記合法化。換言之,低汙染未登記違章工廠規定應於去年3月19日申請納管,今年3月19日前提交工廠改善計畫,因19日為周日,順延一日至3月20日。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專員賴沛蓮指出,經濟部公布已申請納管的3萬2598間工廠中,許多工廠根本是新增建、擴建、無營運事實、更有疑似從事中高汙行業工廠。過去3年地球公民基金會向政府檢舉709件不符納管資格者,其中有22件已申請納管(彰化8件,其餘案件分布桃園、台中、高雄),甚至被核准申請,準備提交改善計畫矇混進入下一關。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震遠表示,部分從事金屬相關製造業的中高汙染工廠,過去被環保機關認定為中高汙染業別,卻被工業主管機關認定為金屬製品製造業中其他的低汙染業別並納管;陳認為,經濟部應整合工廠改善計畫及環保署、農委會等部會的汙染源及汙染狀況資料,加嚴對中高汙染工廠的審查,並與環保署合作,盤點排放有毒物質卻被認定為低汙染工廠,檢討中高汙染認定機制。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主任吳慧君表示,民間團體抓出不符資格卻申請納管案件中,彰化縣占比最高,所知數量恐僅是冰山一角,而不符資格卻申請納管的樣態眾多。

吳慧君舉例,不屬工廠範疇的百貨批發業有改建、擴建情況卻申請納管並取得特登、申請納管後不斷出租給不同業者使用,該址更曾有中高汙染業者進駐,但書面審查根本無法得知實際現況;近期更發現有代辦協助這些不符納管資格工廠申請納管及提交工廠改善計畫,加劇不符納管資格者申請問題。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郭鴻儀律師指出,工輔法2019年7月24日修正通過,但2020年3月20日卻再次修正並實施,中間有6個月時間讓業者鑽漏洞在原工廠內新增建,加上中央與地方執法不一致,導致有新增建情況工廠卻可納管。

環團最後提出3點訴求,包含揪出不符納管資格的新增建工廠,地方政府應確實審核未登工廠納管,立即准駁不符納管案件;揪出不符納管資格中高汙工廠,經濟部應整合工廠改善計畫及環保署、農委會等部會列管工廠資料,並與環保署合作抓出中高汙染工廠;不符納管資格者與未提交工廠改善計畫的工廠應公布名單,並立即停工、確實斷水斷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