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杜克大學工程系學生喬許‧索默(Josh Sommer)兩年前罹患罕見的不治之症—脊索瘤,醫生認為他最多只有七年可活。索默開始自力研究,並組織召開世上第一個脊索瘤研討會,他表示,只要自己活著一天,他就不會向命運屈服。
脊索瘤是一種罕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會造成患者神經痛或失禁等症狀,全球每年僅三百個病例,至今無藥可醫,由於太罕見,也少有專家研究。深感痛苦的索默不久後卻發現,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內正巧設置一個專門研究脊索瘤的實驗室,索默說:「為了救自己一命,我決定親自研究脊索瘤,我想戰勝病魔。」
索默當時的醫學知識僅止於中學時的生物學課程,他廢寢忘食,每周在實驗室中至少花三十小時進行相關研究,並發表論文公布新發現。經過兩年的時間,索默儼然已是該領域專家。
索默的母親是醫生,母子一同發起了脊索瘤慈善基金會,該基金會至今募到三十萬美元(約新台幣九百二十萬),基金會的目標是三百萬美元,以成立收集患者腫瘤細胞的「脊索瘤銀行」,以便進行分類研究。
索默二月邀請全球五十三名頂尖癌症專家共聚,參與世上第一個脊索瘤研討會。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員尼爾‧史派特說:「這真的很罕見,有許多患者來找我,懇求我想辦法治癒他們,但我從沒遇過像喬許這樣的人,他起身奮力對抗疾病。」二十歲的索默已然是脊索瘤研究領域的原動力。
索默的研究必須與時間賽跑,按論斷,他只剩五年餘命,「我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那種感覺就像你獨自坐在一艘逐漸沉沒的大船上,但如果每個人都坐在這艘船上,那麼大家就會盡一切努力阻止船繼續下沉。」「我也希望我們的研究過程,能啟發其他常見癌症出現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