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園區遊客驟減,加上未來施工期長,負責營運的桃禧公司決定不玩了。圖/曾增勳
【本報桃園訊】桃園市石門水庫去實施電子感應電子感應收費引發民怨,負責園區投資營運的桃禧公司評估園區長期施工、遊客驟減,退出營運,市政府觀旅局今天下午表示,牽涉市府、北區水資源局及桃禧三方合約爭議,最近北水局同意下,中止桃禧園區合約,營運過渡期至3月底。
市府觀旅局去年4 月間實施電子感應費系統,引起周邊7區鄉鎮居民及大溪、龍潭區藍綠議員不滿,市府觀旅局先與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北水局)簽訂石門水庫及大漢溪流域跨域亮點計畫合約,再與桃禧公司簽訂投資營運契約,桃禧負責石門水庫入園收費系統及南苑大草原、壩頂停車場等場域營運,由桃禧一年支付營運權利金2400萬元給北水局。
觀旅局長周柏吟接任後,發現前任市府簽定石門水庫園區的三方合約「奇怪」,要求與北水局重新研議,北水局考慮園區入園電子收費系統,希望桃禧繼續營運,觀旅局單方同意桃禧中止營運,牽涉三方合約爭議,直到最近北水局同意放手,觀旅局決定至3月底過渡期間,仍由桃禧負責入園收費及園區營運,市議員張肇良要求趁機重新檢討入園收費系統。
北水局表示,現在觀旅局與桃禧中止相關合約,北水局重新接手需要時間才能把相關管理人力找回來,將有一段過渡期,3月底前將找回管理人力解決。
桃禧公司表示,北水局在石門水庫進行2項重大工程,當初投標並未載明,工程施工期長,擔心嚴重影響遊客入園遊憩意願,石門水庫遊客數銳減,與觀旅局提供遊客數據很大落差,各方考量下決定退出石門水庫園區營運,溪洲轉運站遊客中心則繼續營運合作。
市議員李柏坊認為,石門水庫園區委外營運廠商要繳高額權利金,入園收費提高,卻無建設,觀光誘因不足,遊客不買單,觀旅局應好好思考如何建設及宣傳;市議員陳治文表示,市府與廠商續約或中止合約,不是民眾關心議題,民眾重視的是入出園收費機制不便民、易造成塞車,園區商機沒落,才是地方居民和遊客認為亟需解決。
市府觀旅局表示,北水局今年進行石門水庫水力發電工程及新竹聯通管興建計畫,園區工期長達10年,桃禧公司評估經營嚴重影響提出中止營運,該局與北水局研議後決定同意桃禧1月起中止園區營運,包括入園收費一併移回北水局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