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石子 從建材走進藝術 文/陶志偉 |2023.03.05 語音朗讀 234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抿石創意也可與節慶結合排字,呈現濃濃的祝福吉祥意涵。 圖/手民石匠臉書 文/陶志偉「抿石子」是台灣常見的建築石材,於校園的人文步道,廟宇殿堂的地板飾樣,乃至居家衛浴的浴缸、泡湯澡堂、洗手台、校園外牆常可見;由於其質感純樸,易於與其它不同色澤或特殊的天然石材及琉璃礦石搭配,漸漸成為公共藝術與生活手作的藝術形式。與許多不同的琉璃礦石搭配結合,互相選用,當作創作媒材。圖/手民石匠臉書抿石子是一種泥作手法,傳統作法是將水泥、海藻粉與石粒混合攪拌後,抹於粗胚牆面或地坪,打壓均勻,塗上約0.5~1公分的厚度,待水泥七分乾時,用海綿將表面水泥擦拭後,一顆顆漂亮晶瑩的石子便可清晰露出;待石子水泥完全乾燥後,再用清水抿洗一次。由於其工法簡要,在製程不用像水洗石須再經過沖水柱沖洗,更為環保,觸感質地細緻,因而廣受歡迎。與許多不同的琉璃礦石搭配結合,互相選用,當作創作媒材。圖/手民石匠臉書南投草屯的工藝中心手工藝文化園區,每周末都有綠工藝假日廣場,近期推出「旅人旅物•春天的小旅行」親子實作課程,曾邀請「手民石匠」來教小朋友抿石子杯墊創作,以手作杯墊的創作樂趣,讓孩子自己挑選琳琅滿目、色彩繽紛的各種彩石,體驗傳統泥作的好玩有趣;無獨有偶,位於苗栗的「泥研製所」,也以抿石子作為花器裝飾。建築的思惟,抿石做成花器只需在原來塑膠或水泥石材外觀再覆一層,展現鄉村野趣。圖/手民石匠臉書自信、快樂、幽默、 溫柔,每一塊抿石杯墊呈現不同的個性語彙。圖/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樸拙的天然野趣,抿石子有一種鄉村與海洋的大地氣質,並可與多種寶石、琉璃結合,創作成更貼近日常的生活用器,自然樸拙,並可從手作中體驗傳統「做土水」的師傅是如何手把手將此種台灣建築元素砌入常民生活中,成為工藝美學的一環。台中新興國小《生命魔法圖本》陶瓷與抿石子公共藝術,藝術家林龍杰與陳芍伊2019年的作品。圖/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台中新興國小《生命魔法圖本》陶瓷與抿石子公共藝術,藝術家林龍杰與陳芍伊2019年的作品。圖/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前一篇文章 【草木堪為友】樹葉 像松樹的木麻黃 下一篇文章 【愛植栽】陽光露臉 積水鳳梨吐新語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09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植感時光】花色流轉 驚豔重瓣木芙蓉【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