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貌》不僅使用高科技的敘事工具,並大量使用按比例縮小的微縮模型,建構出彷如親臨現場的原型場景。圖/兩廳院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在資訊爆炸、假新聞充斥的時代,什麼是真相?人類又該如何辨別真假?西班牙塞拉諾先生劇團明(3日)起一連三天,將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山貌》,結合微縮模型與多媒體影像運用,帶台灣民眾一探當代「真實」事件的現場,甚至還以AI人工智慧的生成技術,讓俄羅斯總統普丁現身舞台,以直接而嘲諷的提問,暢談真相與信任。
演員馬克·卡塔尼亞·佩納(Marc Cartaña Pena)分享,《山貌》從當代真實事件取材,首先是著名的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里和安德魯歐文1924年挑戰攀登聖母峰,不幸一去不返,他們是否打破紀錄,成為首次登頂的人類始終成為謎團;1938年引起美國民眾大恐慌的奧森‧威爾斯廣播劇《世界大戰》,一則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假新聞,讓數百萬人都相信了,成為假新聞的始祖典範。
至於為什麼選擇普丁為發想?馬克直言,因為普丁算是一個奇特人物,有點被造神起來,變成獨一無二的形象,大家不了解他的過去,也不知道他的現在、未來想做什麼?「因為如謎一般的特色和故事,讓大家無法判斷他談話的真偽,但他的影響力又涵蓋歐、亞、非三洲。」
《山貌》演出中將以三個移動式巨型投影幕,區隔出多重空間的錯置效果。圖/記者曹麗蕙
演出中將以三個移動式巨型投影幕,區隔出多重空間的錯置效果,有時是一間博物館和羽球場,同時是攝影棚,並運用高解析的即時投影,以及AI人工智慧的人體圖像深偽技術(Deepfake),讓演員輕易的在舞台上轉換面貌,挑戰真實與虛擬的界線。
同時大量使用按比例縮小的微縮模型,建構出彷如親臨現場的原型場景,包括被炸毀的麥當勞、外星人太空船降臨以及下著大雪的聖母峰,鉅細靡遺呈現在觀眾眼前。演員安娜·佩雷斯·莫亞(Anna Pérez Moya)則透露,運用用微縮模型和人偶,是劇團獨特語言,「我們想創造劇場中即時電影的感覺,也是省成本的方式。」
此外,演出中將出現一台無人機,盤旋巡弋在舞台上方,讓觀眾也成為演出的一部分,無法置身其外。導演保羅‧帕拉西奧斯表示:「我們將無人機視為角色,或是外星人的太空船,同時也營造出有人監看的感覺,讓觀眾彷彿受到監看的感覺,彷彿受到控制,製造讓人不安的氛圍。」
《山貌》微縮模型照,當中可看到無人機與城市模型。圖/兩廳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