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狀 歷史的南京 現代的蘇丹

戴定國 |2008.05.10
805觀看次
字級

 在現代蘇丹,人們談死亡和天氣一樣,<當死亡變得稀鬆平常>這篇文章的標題,透露出何等絕望與無奈。

「對多數人,眼見一個人死亡是個重創經驗。但當身處其中很長一段時間,就變成日常小事了。」瑞特尼(Sudanese Returnee)在歐洲待了幾年,重回蘇丹。他撰文寫到:「人們談死亡和悲劇,大概比歐洲人談天氣還要頻繁。」

蘇丹長期內戰,大約190萬人死亡,是二戰後平民死亡最多的戰爭。美國總統布希二月走訪非洲,呼籲協助蘇丹。但同時間,聯合國駐蘇丹的印度軍醫表示,蘇丹不但民不聊生,連驢子也因不堪重荷和虐待,跳尼羅河自殺。

有點誇張!但印度軍醫慎重其事,正對史上首見的驢子「自殺傾向」病例,努力找尋病根。

談到「自殺傾向」,日本由於「恥感文化」深植人心,自殺率偏高。去年五月農林大臣松岡利勝、綠資源機構前理事山崎進一涉入官商勾結醜聞,結果兩人都自殺而死。松岡留下八封謝罪遺書:「因我不明、不德,引起騷動,由衷致歉,謹以生命代替歉意,請大家原諒。」內心的恥感不言可喻。

關於謝罪,日本人最耿耿於懷的是:投擲原子彈的美國飛行員。

保羅‧堤貝茲(Paul W. Tibbets)去年11月1日逝世,享年92歲,他是二次大戰期間,在廣島投擲原子彈的美國飛行員,造成14萬人當場死亡,後續有8萬人喪生。日本對他至死沒有道歉,表示遺憾。

原子彈和氫彈受害者組織聯盟主席丸荿表示:「他身為軍人,奉命行事…但我希望他了解這是個錯誤。」對日本人的這種遺憾,許多曾被日軍佔領的亞洲國家都無法理解:「日本發動戰爭,自己也沒有道歉。現在倒因為果,好像他們才是二戰犧牲者…。」

文化人類學家研究,日本沒有西方文化的原罪意識。原罪觀念承認人性會淪喪,所以能客觀評價自己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後果並負責;而沒有原罪觀念的人即便知道是幹壞事,也不會有任何約束力,因此只有「錯」而無所謂「罪」。

中國人講「知恥近乎勇」,是勇於認錯。但日本的「恥感文化」卻是行為不受內心罪惡感約束,而是基於「蒙受恥辱」的懼怕,表現在外的是:強烈自尊心,對外來批評視為對人格的侮辱,拒不認錯,缺乏反思。

對比來看德國對屠殺猶太人的懺悔,及日本迄不承認南京大屠殺,其理自明。日本究竟有無在南京大屠殺?從最近熱門電影「投名狀」可看出一些端倪。

1853年到1938年的85年間,南京歷經三次滅絕性的屠殺。第一場浩劫在1853年太平天國佔領南京,「日屠萬人,旬日不絕」,屍體使秦淮河為之堵塞。

11年後,1864年清軍攻陷南京,也就是「投名狀」的情節。當時有所謂「三日不封刀」,太平天國的人不剃頭,因此清軍見到留髮的男人就殺。曾國藩日記有謂「轍斬長毛首十萬級」,亦即十萬人。

第三次浩劫,便是日軍的南京大屠殺,30萬人遇難。

投名狀的部分情節成為「經典」,連清軍吶喊「搶錢、搶糧、搶娘們」的口號,都被廣告拿來用上。搶錢、搶糧並非虛構,清廷雖重用曾國藩的湘軍,但怕漢人擁兵坐大,因此不撥兵馬,湘軍只好到處拉伕,李連杰所演將軍,即說服劉德華這幫土匪投軍;清廷也不給軍餉,湘軍久攻南京不下,士兵又飢又疲,為了鼓舞士氣,將領只得許諾「攻下南京城,要什麼有什麼…。」

日軍起初也久圍南京無功,他們如何鼓舞士氣?三日不封刀?

南京的悲慘屠戮,史書不絕。西元548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侯景舉兵謀反,進入建康(南京),亂兵數日不封刀,導致六朝古都「千里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顏之推《觀我生賦》自註:「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譜》;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

在現代蘇丹,人們談死亡和談天氣一樣,〈當死亡變得稀鬆平常〉這篇文章的標題,透露出何等的絕望與無奈。近日病逝的柏楊認為,很少人從歷史學到教訓,這是他看世人最大的遺憾。日本對投擲原子彈的美國飛行員至死沒有道歉,表示遺憾,那南京人恐怕更遺憾,甚至何止遺憾!

如今,日本汽車行銷全球,在各處戰場都可見到,如阿富汗的塔利班、非洲象牙海岸的叛軍,都駕駛來與政府軍對抗;當然,也有政府軍使用日本車。商戰雖然也有醜惡一面,畢竟表面光明許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