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醫院急診室大爆滿,民眾就醫須有心理準備,圖為醫院示意圖,非相關新聞當事醫院。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新冠中重症隱憂未解,年後大醫院人滿為患。台大醫院急診部主任黃建華證實,新冠病人並未變多,但急診人數確實增加,主要來自延至春節後之排程手術、寒流引起心血管疾病發作、慢性病或癌症的惡化或併發症、社區流行多種傳染病,疫情前每年都是如此,通常會延續到三、四月。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很多人都以為急診壅塞的主因是輕症者濫用急診,其實不然,最大的問題是等床住院的病人上不去。因為醫院需要預留床位給排程手術或檢查,所以即便這個床位有空,急診也不能用。
黃建華分析,這陣子不僅有因為過年,把排程手術延至年後的病人,急診人數也增加了,住院病床的壓力自然較大。針對需要住院卻還沒有床的病人,急診會盡量照會各科並提供完整治療,但人一多,空間及資源上勢必比較不足。
李建璋表示,站在醫院經營的立場,複雜內科病況為主的急診病人,獲利空間勢必不如排程手術,但當住院需求大量增加,醫院或許可依照病人嚴重度去分配床位,必要時可先暫停非緊急的排程手術或檢查,才能有效舒緩壅塞。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急診醫師陳亮甫指出,最近急診待床時間明顯較長,但除了等住院者,有些不需住院的病人也會留在急診一段時間。例如腹瀉導致脫水的病人,需要一段時間打點滴和觀察,戶外活動時發生外傷的傷患會需要等待檢查並接受初步治療,這類傷患隨疫情解封而有增加趨勢。
黃建華建議,病人自己無法判斷輕重症,要是判斷錯了,可能失去關鍵醫療時效。如果民眾不確定該如何就醫,可先找自己常看的醫師初步諮詢,如有需要到急診,最近幾個月可能需要耐心等待,若能互相尊重,有助醫療流程更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