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與宜蘭念佛會青年合影,後左二為出家前的慈容法師。圖/資料照片
星雲大師與宜蘭念佛會青年合影,後左二為出家前的慈容法師。圖/資料照片
文/李祖翔
●慈容法師 與師俱進 創意傳薪
1936年生,台灣宜蘭人。
慈容法師於1953年皈依星雲大師,1969年在大師座下出家,於基隆海會寺受具足戒。曾任慈愛與普門幼稚園園長、大慈育幼院院長、台北普門寺住持、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教育院院長、台北道場住持、澳洲南天寺住持、台北佛教會理事、美國西來寺及台北金光明寺等道場住持、佛陀紀念館首任館長,現為佛光山傳燈會會長、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慈容法師思慮縝密,能掌握各項活動細節、籌畫全局,舉凡佛光會務都能有效率的推動,佛光山佛教人才儲訓、組織、統御、指揮、分工及協調,均仰賴於他的運籌帷幄,是佛光山的靈魂人物之一。
慈容法師十八歲加入宜蘭雷音寺佛教青年會歌詠隊,是最早皈依星雲大師的弟子之一。但在出家的道路上最為坎坷,受到家人強烈反對。他不公開忤逆家人,整整五年的付出,獲家人贊同,1969年正式披剃,是大師的核心弟子及得力助手,大師送他到日本京都佛教大學進修社會福祉,專研青少年問題。
佛光山最早的社會福利事業由慈容法師奠基,日本學成歸國後,接辦佛光精舍(老人院)、大慈育幼院,並任慈善堂堂主。在他主導下,佛光山發展了雲水醫院的義診、友愛服務隊的濟貧賑災,不只給予大眾營養,補給色身,也藉醫藥治療疾病,以佛法調配心藥。獨樹一格的創意規畫,還讓青年學佛蔚為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