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四種「一定少」 |2023.02.03 語音朗讀 25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世間上,凡事都有因果關係,要怎麼收成,必先怎麼栽。如果你沒有努力的因,怎麼會有收成的果呢?四種「一定少」,提供參考:第一、只知讀書的人,活用一定少:我們常聽人譏稱別人是「書呆子」,什麼樣的人稱為書呆子呢?就是只知道讀書、只會死背書,而不能將所學活用於生活中的人。伊川先生說:「讀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讀書是為了明理,為了讓生活有反省的準則;讀書是為了增加知識,為了讓生活減少錯誤的機會。如果讀書是為了文憑或為了考試,則「雖讀盡古今天下之書,無益也。」所以讀書應以力行活用為主。第二、只知利己的人,朋友一定少:一個人如果時時刻刻只想到自身的利益,必定是一個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樂的人,那麼他的朋友一定不多。因為,只知利己的人,必定常與朋友勾心鬥角,相爭相奪,終致朋友紛紛遠離。古云:「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小人之已之好,而忘人之好。」朋友交往,雖不能只在利益上往來,更不能心存自私,應該要用奉獻、付出、真誠的心與人來往,如此才能受人敬重。圖/unsplash第三、只知享樂的人,成就一定少:一個人如果只知享受,而不肯勤勞、不願努力、不懂奮發上進,一定不會有所成就。就如農失如果沒有春天的播種,又怎麼會有秋天的收成呢?程頤說:「懈意一生,即為自棄。」一個只知享樂的人,就等於是一個未戰已降的士兵。所以,安逸享樂是人類的敵人,若不能戰勝他,則永遠不能獲得成功。第四、只知貪懶的人,財富一定少:《佛光菜根譚》說:「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窮,精進是無盡的能源,懈怠是隱形的危機。」有的人貪圖安逸、懈怠懶惰,這樣的人很難發財致富。因為財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自己努力賺得;財富不是由享樂中得來的,而是靠勤勞儉積成。一個懶惰的人,沒有耕耘,如何能有收成呢?所以只知貪懶的人,財富一定少。語云:「好馬不需馬鞭,勤人不用督促。」一個懂得自我學習的人,必能視勤奮為快樂之源,一個懂得自我成長的人,必能將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不斷進步與成功。所以,四種「一定少」足堪吾人引為借鏡:第一、只知讀書的人,活用一定少;第二、只知利己的人,朋友一定少;第三、只知享樂的人,成就一定少;第四、只知貪懶的人,財富一定少。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協助解決觀光業缺工 交通部祭出薪資補貼一年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耳根修行 熱門新聞 01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2獨處不孤獨 佛教、天主教攜手找解方2025.08.2703【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4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22025.08.2706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7洛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軍人家庭2025.08.2708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09永續竹巨蛋 低碳建築新美學2025.08.2810AI取締未繫安全帶 10個月5060件2025.08.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藍立院黨團幹部交接 柯建銘遞橄欖枝海鯤號、小神盾 建造計畫延宕白上街頭走讀 訴求司改爆推擠美參院軍委會主席訪台 拜會賴總統賴喊黨團改選 柯總召不保對等關稅不明朗 車市買氣急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