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外】流浪漢

文/郁思 |2023.02.01
908觀看次
字級

文/郁思

三年前疫情還沒有發生,有一天我們開車去隔一條街的超市買完東西,回程的時候看到一位不知道是流浪漢或醉漢的人,蜷臥在初冬的地面,身體弓曲像條冬眠的蛇。我們回家拿了一床毛毯披在他身上。他身體動了一下,但是沒有睜眼。

第二天再沒看見他,也許是宿醉夢醒了。

三年疫情鋪天蓋地,街頭的流浪漢多起來了。開車遇到紅綠燈,總有招著手舉著紙板寫著 「 需要幫助」,或直白「我餓了請給我錢買食物」。

有一次一位流浪漢用長竹竿綁著罐頭大小的圓筒,透過車陣伸到我們車窗外,取走給他的錢。這種有創意的流浪漢,就他一位。

有一位殘疾老人,帶著他忠心的狗兒蹲坐他的身旁跟他一起乞討。多數的美國人都對狗兒親愛有加,我看到許多車輛停靠開窗給錢,是出於愛狗的心理吧!

還有一位年輕女子帶著她四五歲的女兒的。朋友說,女子帶女兒的,不只一個,在好幾個不同地點都有。

孩子何辜從小要面對乞討的悲情,對她成長的心靈,造成多少金錢不能彌補的傷痛!看著讓我心酸。

這些流浪漢白天站立街頭討錢,晚上就高速公路下面的空地,搭個簡陋的帳篷睡覺。我們開車經過就能看到,一個一個破爛不堪的帳篷,或用衣服床單拉起圍成一個像淋浴的小空間,看著絕對不能相信,稱得上富裕的美國,會覆蓋著這樣多貧困陰暗的流浪漢帳篷營。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寫照。

我家是路的邊間,隔著轉彎車道外,是一個空曠扁長空地,有幾棵高大的樹木圍繞著。空地邊一條小溪流,下雨天會有淙淙流水,多半時候乾旱見底雜草叢生,久不久才有人開著剪草車剪一次草。空地掛著出售的牌子,掛了兩年有人買了。左鄰的泰德說是一對印度夫婦,買了要蓋間房子給父母住,他們夫婦住的近可以就近照顧父母。

房子一直沒蓋起來,倒蓋上流浪漢的帳篷了。

一天泰德敲門說:「你們右邊那塊空地上,有一個流浪漢,搭了一個帳篷住在裡面,我已經報告警察了,希望他們會來處理。」泰德大概看我一臉驚慌,安慰我:「他似乎很友善,還跟我揮手問好。」

我這才如臨大敵的,關閉所有廚房的燈光,把木隔窗簾拉開個小縫向外張望。這一望讓我大吃一驚,這哪裡是流浪漢呢!他體魄健壯,肩部和大腿肌肉結實渾厚,穿著灰色短袖短褲運動裝,正在做體操的樣子。這不是流浪漢,應該是流浪漢的健康教練啊!

第三天一場大雨,氣溫驟降,帳篷就不見了。

先生說大概就是個年輕人,想體會一下戶外帳篷生活的方式,滿足一下好奇心。

過兩天雨過天晴,帳篷又回來了。他這樣來來去去搭帳篷拆帳篷,他不累,我卻看得累了。

這次我自己打了電話報警,警察問我一句「那是屬於你們的地產嗎?」我說不是。

不知道警察會不會處理不屬於我們地產上的流浪漢帳篷。流浪漢的帳篷成了一個懸案,久久沒有答案。

網上鄰居群組有幾次討論到流浪漢的事情,有一次發文說,市政府的有關人員開會討論,已經建築了好幾處給流浪漢居住的庇護所,讓他們居有屋。但是很多流浪漢寧願街頭討錢,不願受庇護所規定的束縛,而且街頭討錢的收入不錯,住庇護所哪有賺錢的機會?

這就造成庇護所「空」有遺恨的惆悵。

朋友說,既然沒有直接打攪你們,又趕他不走,那就跟他和平共存吧!

比起那些高速公路橋墩下的流浪漢帳篷營,我們芳齡的流浪漢是其中的貴族,與貴族流浪漢和平共存,是身分的升等,我們倒是高攀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